昨天
具有百年歷史的慈云觀門前的
兩座違建全部拆除
被遮擋幾十年的慈云觀門樓
終于露出全部真容
要說這慈云觀,可不一般
其重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距今已有170多年歷史
“慈云觀”三個大字默默無聞地證明著
它的身份和它曾經的輝煌
2016年10月
文物保護部門對屋頂整體修繕
拆違之前
因大門左右兩側居民私自建設小屋
之前無法拆除
門樓正面墻體無法修繕
此次拆違拆臨中
兩座小屋被列入違法建筑
終于全部拆除
拆違之后
慈云觀所在的這條街也不一般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將軍廟街
將軍廟街南臨繁華的泉城路商業街,北靠雙忠祠街;東起鞭指巷,西至高都司巷。長約180米,東西寬度大約為2-3米。
街 名 由 來
清雍正二年(1724年),濟南布政使藍泰義云依旨在前藩司李成龍書院前蓋建劉猛將軍廟,街因廟得名。上世紀曾經改名為“云彩街”。1980年,又改為“將軍廟街”的名字。
街 巷 特 點
在將軍廟街這條窄窄的擁有近300年歷史的老巷子,曾經并列著四座廟堂,自西至東依次是城隍廟,將軍廟,慈云觀和天主教堂。當時這里香火鼎盛,白天,來上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各種做生意買賣的商人在這里扎根落戶。
街 巷 賦 存
據說,將軍廟里供奉的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劉猛將軍。這位將軍戰功顯赫,家中又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夫人。而當時,雍正聽說了以后,害死劉猛,又威脅劉猛夫人逼她進宮。無奈之下,劉夫人以為丈夫建廟為條件而假裝答應雍正。那時,將軍廟香火旺盛,天天有人來燒香拜佛。
其實,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劉猛將軍廟,劉猛將軍也并非姓劉名猛,而是,一位姓劉的猛將軍。在民間劉猛將軍又被稱為蟲王神,相傳農歷正月十三是(也有說是農歷8月14日)為劉猛將軍誕辰。現在,如當年那樣的熱鬧情景早已不復存在,將軍廟的舊地址也早已改成了居民雜院。
這條老巷子里
除了慈云觀、將軍廟之外
還有以下兩座廟堂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現位于將軍廟街西首路北25號。天主教堂的全名為“圣母無染原罪堂”,將軍廟街的天主教堂是曾經并列的四座廟堂之一,也是目前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老建筑了。
天主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具有西歐巴洛克風格的建筑,由主教堂,小修道院和主教公署組成,為濟南最早的近代建筑藝術代表作。初建于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雍正二年(1724年),天主教堂被反對洋教的當地濟南百姓拆除。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不甘失敗的天主教堂卷土重來,威脅朝廷要求重建“天主教濟南牧教區總堂”,并撥大量民宅。
文革期間,這座天主教堂遭到了幾近毀滅性的的破壞。1966年關閉,到了1979年,天主教堂又重新開放。如今隨著社會各方面對古建筑的保護意識的增強,該教堂也得到了全面的修繕。
城隍廟
隍廟位于將軍廟的東側,清同治年間,來濟南任知府的龔易圖,見督,縣均有城隍而無府廟,遂在將軍廟街興建了城隍廟。
曾經的城隍廟輝煌無比,氣勢不凡,每到特定的日子,廟內的城隍就會被抬著“出巡”,而現今的城隍廟僅剩存下主殿和山墻,屋頂。整座大院也早就已經被拆除分為居民小院了。
2002年的將軍廟街
有人說
將軍廟街是濟南的“宗教之街”
但漫步其間
你卻更覺得這里
和每一條老濟南的街道一樣
飄著淡淡的市井生活味兒
平和,美好
編輯
李杰
稿件來源:濟南時報、濟南市旅游發展委、明府城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