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幻 · 主播:藍心
做人留一線,成事也成人;做事留余地,利人也利己。
老話講:“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墻。”
做事不留余地,做人太過決絕,既難為了別人,也會給自己添堵。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話不說滿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如何看待把話說太滿的人?”
一個高贊的回答是:“沒經驗,不聰明,不靠譜。”
深以為然,話說太滿的人,往往高看了自己,而低估了無常。
電視劇《小舍得》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田雨嵐代表公司參加品牌方的交流會,席間,她覺得品牌方徒有其表,舉辦的活動沒有太大的意義。
于是,當南儷詢問各商場代表是否有合作意向時,田雨嵐傲慢地表示,品牌方的活動只是金玉其外,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優惠,自己所在的公司肯定不會參與競爭。
沒想到,她話音剛落,在場的其他代表卻紛紛肯定品牌方,表示愿意合作。田雨嵐懊悔不已,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公司錯失盈利的機會。
國學大師曾仕強曾說過:
說話不能說太滿,當你說'一定’的時候就已經錯了。
一次,同事老張在與一位下屬交接工作時,發生了矛盾。
一怒之下,老張當著所有在場同事的面,撕光了下屬手里的文件,并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輩子也就是跑腿兒的命,活該聽我指使,將來你要是能升職,我在公司里倒著走路!”
結果僅僅過了半年,那位下屬就成了老張的直屬上司。老張也因掛不住顏面,從公司辭職了。
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話到嘴邊留半分,給事情回旋的余地,就是給自己轉身的機會。
做人留心,說話留德,顧全別人的顏面,才能周全自己的體面。
事不做絕
《孫子兵法·軍爭篇》有言:“圍師必闕”,意思是包圍敵人時,要留出一道缺口,允許敵兵逃亡。
的確,很多時候,趕盡殺絕只會兩敗俱傷;手下留情才能兩相無事。
《史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商朝君主商湯有一次巡行于外,看到有人四面張網捕捉鳥獸,那人一邊撒網邊一邊大聲叫嚷:“所有鳥獸,都到我的網里來!”
商湯見此,勸他做事不要太絕,并命令他收起三面網,只留下一面。
后來,其他諸侯聽說了此事,都覺商湯仁義,于是紛紛投奔商,他的勢力漸漸壯大起來。
《菜根譚》中說: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
知乎作者@徐大維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徐大維代表單位與某大企業談判時,恰好趕上該企業的供應商出現失誤,該企業負責人表示,愿意讓徐大維的公司來接手全部業務。
徐大維的上司知道后,叮囑他:“不要全接,給原供應商留下一部分業務。”
徐大維雖不理解上司的做法,卻還是照做了。
多年后,那家供應商的項目經理東山再起。偶然間知道徐大維在做線上培訓,主動拋出橄欖枝,邀請他來公司參與企業內部的培訓工作。
也在那時,徐大維明白了當年上司的用意:給別人生路,就是在給自己后路。
《朱子家訓》中有言: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有時候,步步緊逼,并不高明;以退為進,才更智慧。
情不散盡
《增廣賢文》有言: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早年章惇與蘇軾是無話不說的好友,經常同游大好河山,相互贈詩留念。
但二人的友情,隨著政見的分歧,日漸冷淡。后來新舊兩派斗爭愈發激烈,兩人也因此漸行漸遠。
新派得勢后,章惇下令將蘇軾流放,蘇軾因此飽受生活、疾病之苦。蘇軾晚年受詔返回朝廷時,章惇已無昔日的權勢。
北歸途中,章惇的兒子寫信給蘇軾,希望他對家父手下留情。蘇軾很快回信說:“過去的事,不必再提”,還派人給章惇寄去藥方,讓他保重身體。
《牡丹亭》里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我有一位前同事,進入公司工作后,幫助團隊完成了很多的大項目,后來他覺得自己與公司理念不合,于是離職了。
離開公司后,曾有人問他:“你這樣的人才他們都不珍惜,這家公司肯定不怎么樣吧?”
他聽后卻笑著說,那家公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非常適合有干勁兒的年輕人,還推薦自己未就業的校友去那里實習、工作。
古諺有云:“千里井不反唾。”
是啊,曾經喝過水的那口井,即便以后不會再喝它的水,也不該往里吐口水。
情不散盡,是對緣分的感恩,也是對故人的善良。
利不占完
老話說得好:“利不可占盡,福不可享盡。”
一個人,面對利益,是機關算盡,還是懂得分享,最能看出人品和底線。
同事大劉在擔任部門經理時,總是想著從下屬身上搜刮好處。
每次接到任務,大劉只當甩手掌柜,工作上事無巨細,都交給團隊來完成。方案沒做好,就批評團隊不努力,進而克扣下屬的獎金;績效超額完成,獎勵名單上就只有他自己。
時間一久,下屬們都對他心生不滿。在新一輪晉升的評選中,大劉的票數最低,最終只能與心儀的崗位失之交臂。
曾國藩曾說過:
利可共而不可獨,獨利則敗。
自媒體作者@武小五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在他的老家,有個叫“李家羊棒骨”的小餐館,餐館里把賣酒水飲料的機會都讓給了路口的小賣部。
有人對此困惑不解,明明可以借著自家的生意賺更多錢,為什么不賣呢?
餐館老板解釋,自家餐館的顧客對酒水的需求并不是很多,讓小賣部賺點錢,也好讓人家活下去。
后來,小賣部的主人也在自家門口豎起了廣告牌,為餐館招攬生意。
有句話說:“有錢大家賺,利益大家分,這樣別人才愿意跟你做生意。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只拿9%的話就會財源滾滾。”
讓出的是利益,換來的是人心。真正的高手,拼的是共贏。
▽
曾國藩說:
話不說盡有余地,事不做盡有余路,情不散盡有余韻,心不用盡有余量。
漫漫余生,愿你我都能明白:
做人留一線,成事也成人;做事留余地,利人也利己。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