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進辦公室,就聽說小情的家長來學校為她辦轉學手續。郁悶!
上個學期的后半階段,小情一直在鬧騰著轉學,班主任小吳老師不知做了多少思想工作,苦口婆心,也無可奈何。
臨近期末,我和小情聊了許久閑天,趁機分析她想轉學的原因。后來,她回了封信解釋說主要是因為和同學們處不來。她在信中答應了我,暫時放下轉學之事專心對待期末考試。
畢業班寒假補課剛剛開始,同學們上課狀態也還挺好,還以為小情已經安心了呢。哪知道家長卻一直當真對待孩子一時的沖動,特意從上海回來給孩子辦轉學……
其實有時候,孩子在學校遇上一點思想波動起的臨時之意,恰當開導是可以化解與疏通的。可往往,一不小心反而被成年人大驚小怪助長更多動靜。
小情一直是(1)班全面發展的苗子。她成績下滑,有轉學之念的起因,全是一部手機引起的。
初一時,小情是語文科代表和女生寢室長、還是班長;成績穩定在年級前五十,對班級管理工作也很熱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以小情的底子與能力,在我們這所全縣聞名遐邇的私立中學,那是穩穩要被送進重點高中重點班的。
初二時,小情父母和弟弟把戶口都遷往了上海。家里覺得把唯一的女兒獨自留在老家縣城私立學校寄宿,有所虧欠,便買了部手機給小情,也方便隨時和她保持聯系。
哪料到,問題就從這部手機的出現開始了——
先是小情不知不覺中著迷手機上的游戲,一玩就上癮了。開始是白天課間課后在教室抽空玩,學校發現學生們手機電板充電老使教室電源跳閘急性停電,就下了狙擊令:“禁止學生在教室插頭充電!見一個繳一個!”
關于手機的使用,校園里,有的班級陸陸續續出了對策:平時都上交至班主任保管,周六傍晚統一發放回同學們手中,周日晚上又上交班主任保管。一律不準手機出現在教室里。
小情當時已會用手機上網玩網絡游戲了。她偷偷地不上交手機,教室里不能帶,她便晚上回寢室玩,一玩就到深夜。她自己是寢室長,因為自己都不能按時就寢,自然不能像初一時那樣約束得了其他同學,寢室的管理問題就出現了。
班主任往學生間一探究,歸根結底都是那手機惹禍。況且,兩次月考一排名,小情名次一次比一次下跌。班主任恨鐵不成鋼之下,當同學的面把小情手機給繳了!這回,可嚴重傷到小情自尊心,開始和班主任有了抵觸情緒。
偏偏家長來學校要回手機后,聽了小情的保證,又交回到小情手上。這回,許多外地家長反饋這寄宿學校班主任收了孩子手機,打班主任電話又不能隨時都接聽,總聯系不上自家孩子怎么行?學校也沒轍,只好不準班主任繳手機。班主任又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那有手機的孩子,沒有了約束,又沒有自制力,自然是更變本加厲地玩了,小情就在其中。還學會用手機聊天交友,寢室長、班長的威信慢慢蕩然無存,成績勉強維持在一百名左右。班主任不能再似初一時那般托付小情當得力助手……
失意之下,小情不知怎么地與已畢業的男同學開始交往得火熱……期末考試后,小情和班里同學的距離愈來愈遠。這之間因為手機聊天不按時就寢,班主任繳過手機電板;也和家長溝通過孩子用手機的不利之處。遠在他鄉的家長卻是為了能和孩子經常方便保持聯系,不止沒收回孩子手機,還聽信孩子一時的意氣用事——馬上轉學!
其實,與小情認真分析過現狀后,她自己已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之處,已經安心進行期末考試,也順利參加初三的寒假補課了。可家長那邊,卻一直在上心地為孩子轉學之事操心。如今,小情騎虎難下……
我們常常以為,給孩子準備的一些東西是為了孩子更好,往往忽視了孩子真正的需求與變化。到底是遠在他鄉的家長更需要手機隨時聯系孩子,還是孩子更需要手機聯系家長呢?當家長的,在給孩子買手機前,捫心自問一下!那些缺少你們平時關愛的孩子,有了手機,就能得到你們更多關愛了么?您的孩子,真有那么好自制力了?
想起剛高考結束的小姑子,原來高一高二也單純埋頭學習。后來公公出于好意便于聯系她,也給她買了部智能手機。也同樣從此開始熱衷于和同學七聊八聊,無法專心于學業……
很多時候,我們總過于相信自己孩子的約束力。哪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不好奇?有多少個青少年有過人的自制力控制得住自己玩的時間和規律?想當年,我們自己是沒有這種約束力和自制力的,只能慶幸彼時沒有如今世道豐富精彩!怎能完全相信孩子有能力約束好自己?
其實,每個孩子的任何習慣都是我們教出來和縱容出來的!
小情終究轉學了。小吳老師松了口氣:“假如班上其他七十多個學生都這樣,我可一點轍也沒!直接辭了這班主任工作算了!”
小情離開第三天,針對手機之事,我在任教的兩個班156名學生里開展了一個問卷調查活動——你認為中學生能不能帶手機進校園?
收上來的156份問卷中,約五分之一的學生,覺得有手機更方便,想有個手機在身邊隨時聯系家里人;
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覺得完全不需要手機。想要家長送什么東西或有什么事要說時,完全可以借用班主任的手機,既不用擔心自己保管不好手機,也不怕自己忍不住偷偷用手機玩其它東西。
剩下的五分之三學生,對手機可有可無,大多也贊成平時寄存班主任那,周末才取回宿舍。這部分孩子們認為,家長給買了,自然高興些。他們當中大多數自覺承認,雖然也很想有個手機,但實際上并沒什么必要非單獨有個手機。有的孩子坦白,即使有了手機也多半不會主動與父母溝通聯系更多。
親愛的孩子們,手機的合理使用,只是你人生之路規劃時最淺薄的一種自制力。也許,這種自制力在你心中崛起時讓你覺得少了許多快樂,但請你相信,自制力是所有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各位家長朋友們,您有讓自家孩子帶手機去學校么?
(原稿于2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