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皇上是一份高危職業,干活多,操心多不說,還要時刻提防被權臣謀害、擔心被內侍暗殺,就連身邊最親近的妻妾、子女都要多留個心眼。
皇上如此,作為國家的儲君,離權力中樞非常近的太子,同樣也是一份令人操心的高危職業。
他們對內平時和父皇相處得小心謹慎,對外又要和臣子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可縱然如此,依然避免不了被權臣、親人誣陷,失去太子之位都算是幸運,丟掉性命更是屢見不鮮。
下面盤點那些沒當上皇上,反而被人誣陷而最后丟掉性命的太子。
1、漢武帝的兒子——戾太子劉據
劉據是漢武帝與皇后衛子夫所生,七歲時立為太子。武帝對太子的培養非常重視,從小就以未來儲君的標準安排他的學習,成年后又讓他多結交有德有才之人。
武帝后期,衛皇后因年老色衰,不再受寵,但太子地位并沒有受到影響,可這時期朝臣江充受到武帝寵信。
江充早年間曾因巫蠱害得皇后弟弟的兒子被殺,得罪了皇后,而太子也不喜歡江充這種奸佞小人。
江充知道等太子當了皇上,自己必然會被處死。于是利用武帝晚年猜忌心重的心理,對武帝說皇上生病是由于有人偷偷詛咒所致。武帝便讓江充徹查。江充事先派人在太子宮中偷偷埋下木人,接著又假裝派人搜出。
當時武帝正在甘泉宮休養,太子害怕武帝知道這事,自己百口莫辯。這時候他的老師也勸他,不如趁著武帝不在宮中期間,假傳圣旨,先把江充抓起來再說。
于是太子假傳圣旨、私自調動軍隊逮捕并處死了江充。
事情到這并沒有完結,丞相看到太子私自調兵逮捕大臣,便指揮衛隊同太子兵士打了起來。
結果,長安城里一片混亂,跟著太子的士兵以為太子要謀反,紛紛丟掉兵器,太子兵敗逃走。
當時情況非常混亂,連武帝都以為太子是要把他這個老爹趕下皇位。
雖后來聽大臣解釋有所感悟,但并沒有放棄對太子的追捕。
太子逃到湖縣,本想找一個老朋友,結果被人發現,官兵很快把他包圍。看到自己逃走無望,父皇又對自己沒有任何寬恕之心,失望之余,當場自殺身亡,這就是武帝時期著名的“巫蠱案”。
事情過了一段時間,武帝漸漸了解了真相,在悲痛太子遭遇之余,又氣憤江充這等小人,于是殺了江充全家,并造了思子宮,以懷念自己這個受冤枉而死的兒子。
2、西晉傻子皇帝的兒子——愍懷太子司馬遹
司馬遹是西晉惠帝司馬衷的長子,年幼時聰慧,爺爺晉武帝很喜歡他,常常帶在身邊。惠帝司馬衷是個傻子皇帝,能繼承皇帝位,聰慧的司馬遹也有一部分原因。
太子雖然從小聰慧,有好名聲,但他的母親在宮中地位并不高,身份也不尊貴。
當時的皇后賈南風非常嫉妒太子聲譽,也擔心太子日后掌權后不如現在的傻子丈夫好控制,便讓太子身邊的宦官諂媚奉承。在這些宦官影響下,太子漸漸不再喜好讀書,貪于玩樂。
賈皇后的侄子賈謐素來與太子不合,擔心自己日后處境,邊屢屢攛掇賈皇后廢掉太子。賈皇后也希望日后能獨掌大權,便設計了一條陷害太子的毒計。
她詐稱皇上不舒服,把太子叫到宮中。等太子來了卻又不見,只是安排婢女把太子灌醉。
然后拿出一張紙,讓太子謄抄一遍。太子迷迷糊糊之下抄寫,也不知寫得是什么內容。其實紙上內容是模仿太子口吻寫的“要求皇帝退位,否則自己將取而代之”等謀逆的話。
之后賈皇后便拿著這張紙去找惠帝,很快惠帝大殿召見大臣,拿出了太子抄寫內容給眾大臣看,同時也給他們傳看“賜死太子”的詔書。當時有大臣對此事表示懷疑,因而爭執到晚上都不能決定。賈皇后怕事情有變,就上表廢除太子,幽禁。
后來賈皇后聽到宮中傳聞,說有人要廢掉她,迎回太子。她很擔憂,便打算斬草除根,毒死太子。
她派人給太子送去一碗藥,逼著太子喝下去。太子不肯喝,跑到廁所,被來人追上,用藥杵活活打死。
直到賈皇后被廢并處死后,惠帝才重新以太子禮儀安葬這個可憐的兒子,謚號為愍懷太子。
3、隋文帝的兒子——房陵王楊勇
楊勇是楊堅長子,隋朝建立后,他被立為太子。隋文帝統治期間,放手讓他處理政務,他提出了許多有利民生、有利國家發展的政策。
史書上說楊勇生性寬厚仁慈,溫和厚道,隨意任性,沒有矯揉造作的行為。
然而正是因為任性不善掩飾,也導致許多缺點暴露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眼前。
隋文帝在在獨孤皇后在世期間不貪戀女色,幾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
可太子卻正相反,有很多寵幸的妃子,對太子妃卻較為冷落。后來太子妃得病去世。這事被獨孤皇后知道,以為太子妃之死有別的原因,為此嚴厲批評太子。
反觀晉王楊廣,特別善于偽裝,知道母后不喜歡男人近女色,因而只與王妃住在一起。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都比較崇尚節儉,他們平時的衣食起居都簡單樸素,反而楊勇卻喜好奢華,出行也講究排場。
狡詐的楊廣摸準了父母的脾性,每次出門都非常簡樸,平時也注意結交大臣,慢慢他的名聲超過其他皇子。
不僅如此,楊廣還善于在皇后跟前裝可憐,多次在皇后面前指出太子與他不和,處處和他作對。皇后聽了這些,漸漸有了廢太子的念頭。
大臣楊素暗地與楊廣交好,當得知皇后有廢太子的打算后,便處心積慮為此事謀劃。
文帝知道太子不安,派楊素去太子家安撫,楊素故意進入東宮后在外屋歇息。太子系好腰帶等待他,他卻遲遲不進去,以此來激怒太子。
等回去向文帝稟報,又說太子心中憤恨,表現得不滿,希望文帝小心觀察提防。
被楊廣收買的東宮親信姬威也檢舉太子,說東宮中藏有違禁物品,平時也有大逆不道的言論。
這樣一樁樁小事匯集到一起,終于讓楊堅動了換太子的念頭。于是他廢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同時把楊勇囚禁。
事后楊勇屢次申冤,想見文帝,都因楊廣從中阻攔而未實現。楊素也撒謊楊勇已經瘋了,不宜相見,于是文帝也打消了見楊勇的念頭。
文帝病重期間,楊廣淫亂后宮被文帝知曉,他才知道“錯廢我兒”,氣急之下傳身邊大臣去把楊勇叫來。誰知大臣還沒出宮門就被楊勇的人扣下,沒多久文帝就突然去世了。
楊廣秘不發喪,而是假傳文帝的命令,把楊勇處死。
4、遼道宗的兒子——昭懷太子耶律浚
耶律浚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的長子,幼時即能言善辯,喜好學習,通書文,因受道宗喜愛,八歲時立為太子。
等太子長大后,道宗開始讓他參與國政,而這使得當時的朝堂政治制度一度清明。不過這卻損害了當時的重臣耶律乙辛的利益,讓他不得志。
為此他先是派人誣告太子的母親蕭皇后與身邊的伶人有私情,使得皇后被逼自盡。緊接著又指使人誣告太子和大臣勾結,妄圖篡位,但因沒有證據,最后皇上沒治太子的罪。
一招不成,又出一招。耶律乙辛讓人承認曾參與謀劃謀反。這一招厲害,有了人證,皇上相信了,將太子幽禁于別宮,由耶律乙辛的人審訊查驗。
太子當然不肯承認,只是替自己申辯。為了給太子最后致命一擊,耶律乙辛將太子供詞改成對自己罪行供認不諱。
皇上看完審訊結果,大怒,廢太子為庶人,遷徙到上京囚禁。
太子將出宮時,哭訴說:“我有何罪,落到這步田地?”
到了上京囚禁沒多久,耶律乙辛就派人前往加害,并謊報太子是得病逝世,太子死時年方二十。
皇上得知消息后很哀痛,想召見其妃子,耶律乙辛害怕陰謀敗露,又暗里派人殺掉妃子。
很多皇帝在被殺之前都會說“愿來生不再當皇上”,但其實這些太子死前也會說“愿來生不當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