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班的同學們:
今天很忙、很熱、很累,但不能成為不讀書、不努力的借口。
早自習,我把要讀的《唐詩三百首》的頁碼和要讀的課文寫到了黑板上,什么時候換書我也說了,囑咐李悠婷站在講臺前領讀。上午事多,我就到辦公室和其他老師商量路隊、椅子等事兒。
我以為三年級了,我以為領讀了一個星期,我以為有了領讀,我以為你們會體恤老師們的繁忙……上午彩排的空檔,馬老師跟我說,自覺讀書的不多了。
苦笑了一下,尷尬了良久!
“家長不讀書,家里沒有讀書的氛圍,你再強調,意義不大。你看Z、Z、C、S、H……你累死都不行,因為家長不重視、不學習……”
我還有良多的不服氣、不甘心和委屈,雖然我知道這是實情。
“我都把書選好、買好、送到孩子們手上了啊……”
……
我知道,老師單方面的努力不能決定大局,但倔強的張老師依然不服氣、不甘心。
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一個能力有限、普通平常的語文老師依然會堅持陪著你們讀書、讀好書、讀好多好書,因為讀書能讓人生豐富一些、有底氣一些,離你的理想更近一些。
彩排后,那是真熱、真累。原本上周調好的課,我依然搶回了一節語文課。
第六課,上周五已經上了。建議背誦2、3、4段,保底是第二段。
齊背,沒有幾人能三段背完。能理解,秋日時光總是適合逛逛,尤其是學了“金秋”單元后。可是保底的第二段是不可以不背的,也是不應該不背誦的,課后的要求、段中很多優美、新鮮的語句都無需多言的。
逐個檢查,一號才子居然不會,全班嘩然。不會背的自覺站起來,有近十個。
那一刻真的很想揍,恨鐵不成鋼的那種憤怒。忍住了,一是覺得你們應該得到基本的尊重,二是各種樣式齊全的規定不讓揍你們。
有人止步不前,總有人悄悄努力:梁琛很會背,贏得了響亮的掌聲。
努力,能得到認可;勤奮,能有收獲。這樸素的道理,你們不懂嗎?
今天《練習與測試》的情況也讓你們的張老師喜憂參半:喜的是能尋根刨底、會“驗算”、自覺使用排除法的足足有九位。如果你們這種學習態度能堅持下去,沒有學不好的語文。答案工工整整,糾錯處也干干凈凈,這其中有劉睿希、林沐宸,也有李予辰、張夢、趙永濤。你們,就是未來的種子選手。
憂的也是多啊:有人兩課都沒有批改,因為沒有及時交。我給了同樣的閱號,這是遲交作業的證據。警醒孩子,同時當然渴望細心的家長能夠察覺自家孩子的學習狀況。畢竟,老師不能天天向家長告狀,這些“小心思”不知道家長們能夠get到?
有的字真是美啊,有的字真的氣人啊!
下午的美術課,老師未到,椅子也被搬走了,我想讓你們舒適地坐在地上讀一會兒書。繁忙的學校生活,能有整節課來讀書,奢侈啊!
兩分鐘坐定后,有人已經傻呵呵地掉進了書里,有人告訴我沒有帶書。
每天帶課外書是兩年來一直的基本要求了。你沒帶書,張老師還是怎么辦呢?除了瞪你兩眼,就是黔驢技窮的靜默。
放學后依然有人問我作業是什么,預習、復習、閱讀、聽寫,錦上添花的寫日記,重復多遍的要求。
耐心、耐心、耐心,老師又一次說了這些。
海量閱讀、精品閱讀、有效閱讀;寫作秘訣,每天都寫,寫最想說的話,那怕就那么兩句。
如果這兩件事兒你能堅持10年、20年、三十年,這人生道路啊你會越走越寬的。
小二班的娃兒,切記切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