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咨詢的案例中,遇到很多家長覺得平常也經常在贊美、表揚孩子,但好像沒什么效果。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是自己在夸孩子的過程中總覺得起不到什么作用。我再問他們如何夸的時候,他們經常說的是:寶貝,你真棒!寶貝,你做的真好!而事實上,對于這些毫無實質性內容,并且很籠統的溢美之詞,孩子很難接受到家長對他贊美的能量。而且這種泛泛的夸獎孩子很容易產生抗體,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我們知道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最開始是來自于外界對他的評價。我們在表揚孩子、認可孩子的時候,是對孩子的一種確認。馬斯洛認為:每個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別人對他的肯定和表揚。這種表揚就是激勵人的上進心,喚醒人的高漲情緒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都是非常需要贊美、需要鼓勵,幼兒時期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就是來自于周圍人對他的及時表揚,而這種及時有效的贊美,堅定了孩子的信心,給他們充滿了能量。每個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自信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信。而經常得到有效贊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也在這個過程中增強。注重結果,忽略過程是當下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尤其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在學習上也有不同的展現。有些孩子可能平時很努力,但是考試的時候始終達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時,不僅沒有表揚反而責備孩子不如別人聰明。那么孩子對于學習可能會懈怠,甚至會放棄繼續努力。正確的方式是夸獎孩子在過程中比別人展露出來的不懈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質,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這樣不僅是孩子的學習,對于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更能讓孩子養成一種持之以恒的品質。讓孩子知道只要我們努力過,欣賞過沿途的風景,無論最終的結果好壞,我們都可以去勇敢的面對。贊美孩子要達到應有的效果,一定要學會具體化的去贊美。具體而詳細的說出他值得贊美的地方,既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贊美之詞深入他的內心。比如說孩子幫忙打掃了房間,可以告訴他:謝謝你把房間打掃的這么干凈,物品擺放的很有序,媽媽非常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該怎么做。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洛爾德韋克,曾經和他的團隊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1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相當出色的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后,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并附一句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于智商的夸獎,比如說: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于努力的夸獎,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后來隨著實驗難度的增加,拼圖挑戰難度也不斷加大,得到智商的夸獎的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選擇了相對簡單的拼圖。而得到夸獎努力的主,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更難的拼圖。結果表明表揚,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夸獎孩子聰明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而且德威克發現:這些覺得自己聰明的孩子常常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這是很多聰明孩子的心理寫照。如果家長對于孩子的每一個進步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與聰明劃算等號。尤其是當他們面對挑戰的時候,會采取回避戰術,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很容易讓孩子喪失挑戰困難的信心,不敢前進。有效的贊美能成就孩子一生,用贊美把溫暖傳遞,用贊美讓孩子擁有終身成長型思維,成就一生。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