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說,我們學習書法,對字的熟悉當比一般人好些,比如生僻字,異體字等;可有趣的是,反而那些筆畫簡單又在輸入法常出現的字,我們倒卻不認識了。
看到“丅”,常用輸入法的我們,一定下意識地當成是顏文字“T”或英文“T”的放大版。實則不是,它是個漢字,讀作xià,字義和“下”完全一樣,不同的是,僅少了一個“丶”。《說文·丄部》:“丅,底也。”
同樣,這個“丶”,可不是頓號“、”,、是一個漢字,讀作zhǔ,是“主”的異體字。《說文解字注》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按此於六書為指事。凡物有分別、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識其處者皆是。非專謂讀書止、輒乙其處也。知庾切。古音在四部。凡丶之屬皆從丶。
一個“丶”是漢字,四個“丶”加在一起成“灬”,也是漢字,讀“huǒ”,同“火”。
竟然提及到,順便一說,我們書法結字,注重變化,一結構變化,這個常用,得自思,二同字異體變化,此比較機械,當掌握,如“烈”字,多次出現在一作品,“烈”字寫得難求變化時,可寫成“烮”。
“巜”?確定不是書名號的左半邊?不是,它是一個漢字,讀作kuài,古同“澮”,田間水溝,水的流動聲。
說文解字,水流澮澮也。方百里為巜,廣二尋,深二仞。凡巜之屬皆從巜。
“亍”這個字,認識的人,肯定多點,意思是小步慢走,詞組“彳亍”在中學課本出現過。
“罒V罒”,是不是覺得很可愛?顏文字。這個代表眼睛的“罒”也是一個漢字,讀作“wǎng”,《說文》本作網。
“彐”,這個漢子,小編都不知道怎么“編”了,直接說,讀作“jì”,彐本作彑,豕之頭”,即豬頭。小編怎么感覺,自己是在告訴大家一種罵人不帶臟字的方法。
“卍”,都讀作“wàn,與德國納粹“卐”是不一樣的,我們可別混淆了,它是上古時代某些部落的一種咒符,后來被佛教納入,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征。
固然不是玉字,也不是玉字的異體字,這字讀作sù。1、琢玉工人;2、有疵點的玉;3、作姓氏,后漢有名人玊況
10.囙
不是“回”字哦,讀音是yīn,古代同“因”。
11.亖
同“四”,讀音也一樣。
12.叧
這字念guǎ,可不是“另”字。1、古意為“剮”;2、作動詞,分割的意思。
13.乜
讀音miē。:1、眼睛瞇成一條縫,瞇著眼斜視著;2、粵語方言,表示“什么”;3、姓氏,但是讀作niè;4、壯語:同“媽”。
14.孒
此字讀音jué,意思是蚊子的幼蟲。
15.屮
“山”字的寫過頭了?不是,讀chè或cǎo,是象形字,形容草木叢生。兩屮做艸,草字頭就這么來的,古意同草,讀音一樣。
16.亼
“人”字下面畫多了一橫,錯別字?其實不是,讀jí,意思有二:1、入從一,三合也,古意為“集”;2、孤獨一個的意思。
當然,厲害的人肯定也不少,說說看,你認識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