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今年38歲,身材有點胖,最大的愛好就是減肥,她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副減肥的中藥方子,就想嘗試一下,里面的中藥包括防己、黃芪等等,她圖方便就從網上買了。
連喝了七天,陳小姐不僅一斤沒瘦,反而出現了尿頻癥狀,白天半個小時左右就要去一次廁所。她覺得事情不對,趕緊去了醫院檢查,結果讓她大吃一驚:肌酐180,尿素氮9.8,出現了腎臟損傷!
醫生對她進行了仔細詢問,得知她吃了廣防己,馬上告訴她廣防己含有較多馬兜鈴酶,對腎臟和肝臟都有損傷,國家藥典已經把它除名了!
中藥治療疾病,經過了長期實踐的檢驗,已經獲得了現代醫學的認可。但服用中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有些中藥對身體影響很大,不能胡亂服用。
中藥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治病理念,跟現代醫學有差別,現代醫學以西醫為主,治療時是以不同的疾病作為分類基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的。中醫在治病方面,是以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為基礎,采用對癥治療的方法。
因為中醫和西醫分屬于不同的理論體系,雖然在很多方面都能夠互相驗證,但依然有不互通的地方。中藥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常會根據藥物的性質,搭配其他的藥物組成方劑,服用后對病情起效。
中醫治病,先要對病人進行八綱辨證,也就是分析病人的癥狀,從陰陽、寒熱、虛實、表里八個方面找到對應的病因,然后再根據病因選擇需要的方劑。
中醫方劑主要來自于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后代的醫學家也進行過相應的補充。根據不同的癥狀選擇對應的方劑,方劑中通常會有幾種藥物搭配,把這些藥物煎湯或者做成藥丸、粉末等服用。
每一味中藥都有它的功效,醫生在使用的時候,會根據中藥的“性”進行選擇。比如說治療受寒引起的感冒,醫生會選擇具有發散、生熱作用的中藥組合,促使身體發汗,把寒氣排出體外。
中藥來自植物,相對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但自古也有句話:“凡是能做藥的,必然也能成毒”,意思就是,凡是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
按照中醫醫生的理論,對自己的病情有效的,都是好藥;凡是對自己的病情沒有好處的,再好的藥也有毒性,不能胡亂服用。
所以說,中藥和所有的藥物一樣,服用也是有風險的,若想要治病,需要找到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不要自行選擇,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文章開頭所說的廣防己之所以會對陳小姐的腎臟造成損害,是因為它里面含有馬兜鈴酸。中藥當中含有的馬兜鈴酸,對于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作用。
馬兜鈴酸是一類硝基菲羧酸,根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清單,馬兜鈴酸以及含有馬兜鈴酸的食物,具有強致癌性。
馬兜鈴酸在中藥方面的使用,主要是對肺部進行清理,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但是它進入人體以后,對人體細胞的DNA產生作用,使它的基因發生突變,出現細胞異常分化,誘導人體出現腫瘤以及惡性腫瘤。
有醫學專家通過病理標本測序的方法,對馬兜鈴酸的致癌性進行檢驗,發現亞洲人群中肝癌患者發病和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關系密切。
過多攝入馬兜鈴酸,除了促使人體基因突變之外,還會直接腐蝕消化道內壁,發生腹痛、腹瀉、便血等現象,而且短時間內很難恢復。
馬兜鈴酸屬于酸性物質,它進入人體以后,與胃液、腸液等同樣含有酸性物質的液體混合在一起,會在短時間內增強其酸性,傷害到消化道內壁。我們也知道消化道內部需要保持潮濕溫暖的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傷口不容易愈合,倘若有病菌侵入,很容易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所以在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食物以后,如果出現消化道不適、嗜睡、呼吸困難等癥狀,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否則會造成進一步傷害。
馬兜鈴酸還具有很強的腎毒性,它在人體中是通過尿液排泄,腎臟將尿液過濾出去,最先接觸到的就是馬兜鈴酸,它會降低腎小管的過濾功能,使腎臟無法正常發揮作用,造成腎功能損傷,嚴重的會導致腎衰竭。
如果患者本身就有消化道疾病或者腎臟功能不全的癥狀,用藥或者飲食就需要特別注意,不可用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或者食物,否則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除此之外,馬兜鈴酸可能會促使心跳加快,導致心率不齊,如果攝入的數量較多,需要立即送醫院進行治療。
盡管有些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的時候有一定的療效,但因為含有馬兜鈴酸,在治病的同時又對身體造成新的更嚴重的傷害,國家已經不允許醫生對普通患者使用。在幾百種中藥當中,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這三種,屬于馬兜鈴科藥用植物,已經被國家藥典除名。
關木通是生長在我國東北三省的大寒類藥物,它之前被用來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但在使用過程中,患者發現該藥會引起尿頻、蛋白尿現象。經過長期的試驗與分析,確定關木通中的馬兜鈴酸會損傷腎功能,引起這些癥狀。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禁止使用這種藥物,而以川木通來代替它。川木通主產于四川,那里的氣候條件能夠消散掉藥物中的大部分馬兜鈴酸,對人體傷害較小。
廣防己主產于廣東、廣西,也屬于大寒類藥物。它之前被用于治療下肢水腫、小便不利,因為含有馬兜鈴酸,目前已經被國家藥典除名,不再作為藥物使用。
廣防己的中除了馬兜鈴酸,還有防己堿,大量服用會導致呼吸加快、胸悶心悸,而且它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服用后容易發生出血以及出血后不容易止住。
現在中藥所用的防己,多是木防己或者粉防己,這兩種屬于防己科,而不是馬兜鈴科植物,跟廣防己不是同一科屬,功效相似,幾乎沒有毒性。
青木香又叫做馬兜鈴根,光從名字就知道它是馬兜鈴科植物,主要產于云南、廣西和廣東,古時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止痛等,也屬于寒性藥物。青木香中馬兜鈴酸含量較高,目前美國、英國、德國等都禁止它使用,我國藥典從2003年起也規定禁用青木香。
除了以上三種藥物,還有天仙藤、毛細辛、淮通等也含有馬兜鈴酸,目前也已經被限制使用 。
現代醫學在對傳統中醫學進行繼承發展的同時,也摒棄了之前醫藥使用方面的弊端,使中藥的用法越來越安全、規范,這也是現代中醫學的特點。中藥也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服用中藥的時候,有三點原則需要遵循。
1.要找專業醫生開藥方,不要隨意找個方子抓藥。
中醫講究一人一方,相同的病癥,如果患者的體質不同,所用的藥物品種和用量也不一樣。關于藥方,我們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很多方子,但具體使用時候,對別人有用卻不一定對自己有用,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辨證加減。
機械地根據藥方服藥,一是不懂每種藥物的藥性,二是用量掌握不準,非但不能治療疾病,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新的損傷。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為自己的健康著想,服藥要慎重。
2.喝中藥講究中病即止,一旦癥狀消失,就不要再服了。
中病即止,就是說病好了以后就不需要繼續服藥了。醫生開藥,所用的藥物品種和藥量都是根據患者當下的狀態,在服藥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不適癥狀已經消失,繼續服用就會造成體內藥物含量過高,給身體其他部位帶來傷害。
有時候一些患者會覺得藥已經熬好,如果扔掉很可惜,會選擇把藥喝完。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當體內的邪氣已經被逼出,多的藥物會成為累贅。
3.服藥的時間要根據醫生的指示來執行。
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像養胃的、止瀉的藥物,應該需要飯前喝,這樣才能使藥效發揮更好;而帶有刺激性的藥物,則需要飯后吃。疾病在表,需要四個小時喝一碗,以增加藥物的功效;疾病在里,則需要每天早晚各一碗,講究效果長久。
另外服中藥還有一些飲食禁忌,如不能吃涼的、辣的、發物等等,這些都需要遵醫囑。
中藥的治療方式在現代醫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對于治療部分疾病效果不錯,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中藥是直接從大自然中尋找的動物、植物,有一些藥物我們不但要看到功效,還要看到它對人體的副作用。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藥物都含有馬兜鈴酸,會對人體的肝腎造成損害,在我國已經被禁止使用。
是藥三分毒,即便沒有馬兜鈴酸,很多其他藥物依然也有毒性,在服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參考資料:
【1】黃春華,向微,汪思齊,王一凡,樓迪棟.含馬兜鈴酸中藥的毒性與毒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司法鑒定,2022(04)
【2】姜峰,岳麗君,朱丹.馬兜鈴酸毒副作用研究概述[J].中國藥物評價,2021,38(05)
【3】褚春曉,朱國福.馬兜鈴酸腎病研究進展[J].中成藥,2020,42(09)
【4】高月,肖小河,朱曉新,梁愛華,張伯禮.馬兜鈴酸的毒性研究及思考[J].中國中藥雜志,2017,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