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懷念爺爺:有一種愛叫嚴厲

本文作者:曾世平   編輯:文翟

離開老家坪底村在外工作多年,每年難得回去幾次,于是,每天瀏覽村里的微信群成了我的“必修課”。故鄉的信息,通過小小的屏幕從千里之外傳給我,紓解我對它的思念與鄉愁。

近日,老家群里的一篇題為《反思邵陽黑幫往事:貧窮是罪惡之源》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讀完此文,又掃了一眼文末附加的幾個文章鏈接,發現都是介紹邵陽歷史地理人文的內容,于是關注了它的公眾號“鄉土天下”。當晚得閑,閱讀系列文章,難以釋手。一連幾天,只要有空,我都會打開它里面的文章閱讀。有的文章甚至反復讀了幾遍,感觸至深時,淚流滿面。特別是讀到那幾篇寫高考的文章,多年積壓在心底的情感似開閘洪水涌上心頭,讓我想起辛苦操勞一生,對我的命運產生極大影響的爺爺。

我是80后,生于1981年。從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邵東市水東江鎮坪底村這塊面積僅有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坪底村位于縣境邊陲,是一個偏遠山村,原屬于汪塘鄉,1995年撤區并鄉,汪塘鄉并入水東江鎮。2017年,坪底村和石牛村合并統稱石牛村。當地以曾姓人居多,散有王姓和申姓。村里四周環山,村中有條小溝渠穿村而過,以種植水稻、黃花、大豆、玉米、紅薯等農作物為主。因為沒有像樣的產業,大多數坪底人祖祖輩輩過著窮困的日子。

2002年冬,我從遼寧大連當兵退伍回家,家人對我的人生走向進行了大討論。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我自己很茫然。母親總是唉聲嘆氣。因為我早把自己在部隊通過士官學校考試,只等去報到讀書的事情告訴了父母,最終卻事與愿違,退伍回家,令家人失望不已。

反復討論后,爺爺說魯伢幾(我的小名,家鄉對男孩的稱呼)有讀書的想法,干脆去復讀,蘇子洵27歲才發憤向學。第二天清早,大雪茫茫,爺爺帶著我到幾里開外的三子坳搭班車,到邵東縣城找房親求情插班邵東十中讀書。在路上,我們走得很艱難,天寒地凍,雪大路滑,爺爺把雙手套在衣袖里取暖。他叮囑我不要在學習上分心,不要談戀愛,大丈夫要以事業為重??斓酱钴嚨攸c時,我們遇到同行的堂大伯保伯伯,他問我們去干什么。聽爺爺說送我去讀書,保伯伯搖了搖頭說:“光滿(光叔),是空的,不要白費力氣。”意思是考不上,爺爺也不作聲,帶著我冒雪前行。

在房親幫助下,我得以復讀。不久后,一個消息卻如晴天霹靂向我襲來。

那是一天下午。我剛放學回家,家門口對面隔幾丘田的應明伯伯正在翻田。他看到我,把我叫到田邊,問我知不知道爺爺得了癌癥。還說爺爺身體一直很好,前段時間還見他用箢箕挑肥種菜。當時我一下懵了,大腦一片空白,胸口悶的說不出話來。

應明伯伯見我這樣,沒有再多說話,只是叮囑我瞞著爺爺,不要讓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癥。當時,我父母都在外打工,整個家里就爺爺、奶奶、我和一個從我記事起就患間歇性精神病的大伯。后來遠在柳州的宋奇伯伯(爺爺親侄子)、足叔和明叔知道了這事,打電話來要爺爺去柳州看病,告訴爺爺不要擔心錢,盡管醫治。村里人也勸說爺爺去柳州治病。

第二天,爺爺穿上出遠門才穿的衣服,精神看起好了很多,只是臉比以前消瘦了,背有點佝僂了,拄著拐杖,邁步有點艱難,帶了幾個煮熟的雞蛋,拿著一個水壺就出發了。2003年,全國非典時期,路上又查的很嚴,爺爺孤身一人乘車,我心里很擔心,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鼻子發酸,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此刻,爺爺尚不知道他的病情。

不幾天,爺爺回來了,還沒到家門口,在禾場上閑聊的鄰居就圍住爺爺噓寒問暖。爺爺臉帶微笑告訴大家,說宋奇伯伯待他如何如何好,盡管醫治,錢不要擔心,但醫生說他得的是胃癌,已到晚期,醫藥不起作用了。

爺爺躺在床上的日子,家里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看望,遠在衡陽的嬸嬸趕來照料,不分晝夜。一次,爺爺非常難受,東西吃不進去,只能吃點果凍。他痛苦地半掀開衣服讓我摸他肚子,我不敢摸,隱約看到他肚子隆起很高,神情非常難受,豆大汗珠從臉上流下來。

生命進入倒計時,爺爺非常放心不下患間歇性精神病的大伯,患小兒麻痹癥的三叔,還有足叔,還有孫子孫女。一再叮囑我以后要好好待足叔,他是真正的大公忘私。為了大家庭,足叔一直沒有結婚。

我至今后悔的是,爺爺病重躺在床上,有一天家里來了很多人,一時招呼不過來,他在里屋叫我,我沒有聽到,他責怪我怎么不招待客人,我當時大聲回了一句,現在想起覺得自己真不懂事。還有,爺爺彌留之際,我在樓上寫作業,期間和表姐打電話說爺爺快不行了,遲遲聯系不到父母,毫無音訊,這時候鞭炮聲響了,爺爺走了。

綜觀爺爺的一生,在我今天看來,是極其矛盾的一生,也可以說是充滿遺憾的一生。

爺爺生于1925年,幼時讀過幾年書,能寫會算,一生立身處世以曾國藩為榜樣(我老家水東江距曾國藩的老家湘鄉荷葉塘不到一百公里,曾國藩考上進士曾到邵東曾氏祠堂認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他常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要有志氣,要有理想,兒子們是靠不住了,希望寄托在孫子身上(我和我弟弟)。

爺爺奶奶一共生育了6個兒子:大伯,父親,三叔,四叔(過繼給姑奶奶),足叔和明叔。大伯、三叔殘疾,四叔過繼有來往,足叔沒有娶妻生子,只有父親和明叔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在我的印象里,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大伯父好的時候很好,什么農活都干,不好的時候,一天到晚睡在自己的房里。有時候一睡就是三五天,中間不吃飯,或者別人都吃完了,才偷偷出來吃。病情發作的時候,爺爺叫他吃飯,對著爺爺大吼大叫,有時候跑到山上哇哇叫,有時候踩空打谷機呼呼叫,直到去世仍是如此。聽父親說,大伯當兵回來就這樣了,可能是爺爺在他小時候打他打狠了。父親說有一次大伯做錯了事,被爺爺用繩子捆在椿凳上打,后來痛得翻身掉到家門口的尿氹(垃圾坑)里。

爺爺和父親的關系也不好,有一年不知為何事,他竟用鈍了的斧頭劈我父親,父親的肩膀腫了很久才好。至于足叔、明叔,從小被打怕了,偷偷跑出門,很長一段時間杳無音訊。

爺爺不光對兒子們很嚴厲,對奶奶同樣如此。

打我記事起,有一個片段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爺爺拿著扁擔,跑過幾丘田,越過一條小河溝追著奶奶打,后來在眾人勸說下才罷。后來我上小學、初中,直至退伍回來,奶奶都從沒有和爺爺正面說過話。一般情況下,爺爺說話,奶奶總把頭偏到一邊聽。有時候爺爺不在家,奶奶就和我說起他的故事,有時還小聲咒罵。彼此幾十年就這樣過來。今天看來,令人十分費解。

在我的記憶里,奶奶不是惡人,相反是慈善到人人都可欺負的人。她和爺爺生分半輩子,甚至記恨爺爺,然而在爺爺去世時,她卻放聲大哭,叫著爺爺的小名,茶飯不思。爺爺奶奶生前鬧矛盾,或許是因為當時的生活太過艱苦,再好的夫妻感情也敵不過柴米油鹽的折磨。

爺爺對兒子、妻子很嚴厲,對外人卻判若兩人。

據說爺爺年輕時在柳州(也可能是桂林)開鹽鋪,他哥哥文炬爺爺在家種田沒有著落跑去找他,他二話沒說就把鋪子讓給了哥哥,自己回老家種田。這就是后來宋奇伯伯(90年代在柳州開汽車沖壓配件廠)為何待爺爺如親生父親的由來。

雖然曾經有“恩”于大哥,但爺爺即便是在自家異常艱難的情況下,也從沒有向宋奇伯伯伸手要求幫助。但是對村里其他人,他卻趁機盡力而為。

大奶奶(爺爺的嫂子,宋奇伯伯的母親)去世后要葬回村里,要購買友伯伯家的一塊地。當時的農村很窮,大家都知道宋奇伯伯是大老板,有人趁機慫恿友伯伯喊高價,爺爺不幫自己的親侄子壓價,反而去做宋奇伯伯的工作,要求他多出錢。他這種幫外人“坑”自家人的行為,即使是我父親也想不通。最后宋奇伯伯花了高價才安葬好大奶奶。

此后,時不時有村里人叫上爺爺去柳州“借錢”,有的借了四萬,有的借了三萬,至于借幾千幾百的,數不勝數。當時的年代,打工沒有門路,即使有門路也工資不高,村里年輕人去柳州廠里打工,其中一人的手被機械打了,當時已經賠了錢,在宋奇伯伯回來老家時,車停在大禾場被放了氣,又被要去三萬,也是爺爺幫出的高價錢。

爺爺這種“坑”自家人的行為,在村里出了名,甚至名氣傳到了村外。村里的大事、小事,家長里短等都喊起他去協調解決。現在想想,應是他處事公道,無私心,敢于替人出頭才被村里人尊稱為“光滿爹爹”。

曾在新疆石河子大學讀書的弟弟,有一年寒假和爺爺交流。爺爺講起家里的苦難,對于大伯和三叔患病,還有五叔單身未娶種種事情,潸然淚下。那一刻,我們才知道表面嚴厲兇惡的爺爺,其實也有一顆柔軟的心。他是對子女恨鐵不成鋼啊。

爺爺對我和弟弟寄予厚望。

記得他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經??醇依锏哪潜尽队讓W瓊林》,每天清晨起來反復唱讀,有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我和弟弟。有時候他明明認識,故意考我和弟弟。他每天堅持寫毛筆字和寫日記也是我印象最深的?;蛟S我和弟弟的文學興趣就是那時候被他培養起來的(我弟現在西安晚報做記者)。老家堂屋上有副對聯:“大地山河麗、光天日月新”,鑲嵌堂屋名“大光堂”的堂號,對聯是他一位老友寫的,具體名字我記不清,來過我家多次。

成長中,我和弟弟挨過爺爺的一次懲罰。小學一個暑假,一村大小孩童都在大禾場嬉戲,不知什么原因,我們和一對姐妹吵架了,對方罵我和弟弟“四川婆”(我母親是重慶人),我和弟弟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追著兩姐妹打,撿起石頭就扔,嚇得她們哇哇大哭。事后,爺爺叫上我和弟弟跪在堂屋門口好好反省自己。

也有溫暖的事。老家盛產黃花菜,每到暑假,我們每天要到地里摘黃花菜。有一次,正值大中午,烈日當空,我被曬得腦袋直冒熱氣,地里熱氣一個勁的往上沖,我摘著摘著說不行了,我要睡一覺,身體沒力氣了。爺爺說不行,一定要摘完才回去。他拿出一個泡餅給我吃,我才恢復精神。后來堂弟四叔的兒子衛軍也隨爺爺去摘黃花菜,中午口渴水喝完了,渴得實在不行就到池塘里捧水喝。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農村,真的很苦很苦!

爺爺好客。我小的時候,無論挑籮派擔經過家門口的鄉親,還是上門推銷東西看八字的人,只要碰到飯點,爺爺都會招呼吃飯。

時光荏苒,爺爺去世十幾年了。他去世那年,我和弟弟還沒考上大學,他是帶著遺憾走的。如今我和弟弟依靠讀書擺脫了祖祖輩輩艱難生活的命運。對我來說,如果當年不是爺爺堅決鼓勵、支持我讀書,我今天的命運一定是另一個樣子。至今,想起爺爺彌留之際的樣子,都會流淚。

前年休年假回老家,我特意到爺爺的墳頭邊轉了轉,又站在堂屋神龕前,凝視他的遺像。照片里的爺爺表情嚴厲,但我能感覺到他的舐犢深情。

附:【鄉土天下】堅持獨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樸實的語言描述鄉土歷史人文。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鳴,敬請留言分享思想,以鼓勵作者寫作。

作者簡介

曾世平,男,1981年生,邵東市水東江鎮坪底村人,湘南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在宜章縣當過三年教師,后轉行考公務員到臨武縣,做過副鄉長。現在縣委統戰部上班,主要從事文字工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哥39歲病逝前寫的遺書22年后被發現看得我淚流滿面
我的父親
有人說要多行善事,子孫才會有后福,有真實案例嗎?
回憶我的奶奶
姚小紅:扁豆花開
周桂穩:老周家 | 就讀這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桓仁| 廉江市| 托克托县| 大新县| 泸定县| 科技| 德安县| 桃园市| 阳泉市| 永春县| 普兰店市| 卢龙县| 通化县| 楚雄市| 建湖县| 长岭县| 泰安市| 濉溪县| 辽源市| 双牌县| 库尔勒市| 陆川县| 巴林右旗| 吉首市| 垣曲县| 出国| 嘉义市| 运城市| 拜城县| 佛坪县| 乃东县| 定边县| 兴义市| 上虞市| 阿拉善左旗| 四平市| 广西| 凭祥市| 石城县|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