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是南極不變的主題。人類踏足南極不足300年,而企鵝,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來到南極,我們最先見到的,是帽帶企鵝(Pygoscelis antarctica)。
帽帶企鵝是最容易被辨認的企鵝之一。它們的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就像海軍軍官的帽帶。俄羅斯人稱它為“警官企鵝”,只是這位警官天生一副笑面孔,實在不夠嚴肅。望著這張似笑非笑的臉,我想起的是雨果塑造的“笑面人”。笑面人是人間的悲劇,而帽帶企鵝一定是造物主的開心之作。
看,在漫天風雪中,它們來了。
1
7
8
9
成年的帽帶企鵝,體長約72厘米,體重約4千克。企鵝的繁殖季節在夏季,一般是雄企鵝筑巢,雌企鵝產卵,然后雄性和雌性輪流孵卵。帽帶企鵝每次產兩枚卵,孵卵期間夫妻倆每5至10天輪流交換,約35天后幼企鵝孵化。
10
11
12
此行,在南極半島轉了整整五天。在冰海航行中,在皮艇顛簸中,在雪坡攀登中,我們曾無數次的把鏡頭聚焦于南極的企鵝。在陽光下,在風雪中,在波濤里,在礁石上,我們為這些南極的精靈拍了無數張特寫。因為有了企鵝,我們對南極的回憶,才變得如此生動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