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讀《富人狼性,窮人羊性》這本書,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很多人并不是輸在努力上,往往是輸在自己的認知上。
說到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信,比如說,書中有這樣一個話題:
在追求財富的路上,如果有兩個選擇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第一、走之前很多人走過的路,被很多人驗證過無數次的路,這條路有什么特點呢?就是安全系數高,但是回報低,回報很有限。
第二、自己去探索、開辟一條新路,但是,這條路上面充滿了危險,安全系數未知,一旦成功,收獲自然也非常可觀。
你覺得,大多數人會選擇哪一個?
毫無疑問,大多數人的選擇往往是第一條路。
但是,《富人狼性,窮人羊性》這本書中,卻用事實告訴我們,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那幫人,基本沒有選第一條路的,所謂的富人思維往往是選擇第二條路。
所以,回到前面那個話題,很多人并不是輸在努力上,而是輸在認知。就像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按部就班地早起,擠公交、地鐵上班,盲目從眾,在千軍萬馬的獨木橋上,擠得頭破血流,卻無法過上富裕的生活。
這就是那個常見的話題:為什么我們勤勞而不富有?因為我們在走一條循規蹈矩、看起來安全,但是保守的路,事實上這條路沒什么希望,畢竟,大多數人做不到靠工資買房。
但是,為什么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一條路呢?
【1】說起來可笑,很多人居然相信宿命論。尤其是窮久了的人,更堅信萬般皆是命。
【2】因循守舊,保守,輸不起。很多人往往不愿意冒險,怕損失,所以選擇一條相對安全的路。
很多人說這是窮人思維,但是,我覺得這是窮人骨子里的認知偏見。
就拿我們大多數人走的路來說,我們都是在選擇一條保守的、無數人驗證過的路,因為這條路我們走起來相對安全,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是我們輸不起、怕經受挫折、守舊,是我們的盲從,正如那句話說的:羊只有在羊群中才是安全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會給我們證明,這條路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羊”。它給不了安全感,只會讓我們依賴這種偽安全感,讓我們更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富人則不同,他們往往會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們不怕挫折,輸了,再重新開始,他們要的不是安全,而是突破。
就像某位富豪曾經說過:他在年輕的時候算過一筆賬,果斷選擇了創業,而不是打工。創業的風險,是一時的,而打工的風險,是一生的。這就是不同的認知,帶來的不同選擇和不同的結果。
那么,對窮人來說應該怎么做呢?
從窮人和富人的屬性差異上來分析,我從《富人狼性,窮人羊性》這本書中總結出來三點:
【1】分析自己的優勢和資源,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做一個定位,要積極的去改變自己的現狀,而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地早起,擠公交、地鐵,上班混日子,下班回家刷短視頻。
【2】投資自己的腦袋,而不是整天盯著口袋里那幾塊錢,生怕自己當韭菜。你要相信,只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帶來持續不斷的改變。只有先把自己的腦袋豐富起來,你的口袋才會充盈。
【3】每天推進自己的目標,哪怕一小步。堅持投資自己的腦袋,堅持總結出自己的打法,然后一點點去實踐、驗證,小步快跑,在學中做,在做中改善,不斷精進自己,豐盈自己。
說句很扎心的話,很多人每天都在過著相同的日子,卻期待著不一樣的人生結果,這簡直是癡心妄想!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一定要讀一讀這本《富人狼性,窮人羊性》,里面介紹了很多人的故事,它大概率不會直接幫到你,但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驚喜,那么,先把自己從窮人圈里解救出來,去提升自己的認知。我覺得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你所能賺到的錢,一定是在你的認知范圍之內。
所以,對我們來說,多刷新自己的認知,在沒有人幫你、沒有人拉你一把的時候,讀書大概是成本最低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