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伊尹,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但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從奴隸、廚子到一代賢相。
據說,他是有莘氏在桑樹林拾到的棄兒,因其養母住在伊水邊上,所以以水為氏,取名摯,另外還取了一個小名叫阿衡。阿衡不僅身世低微,相傳其相貌也很是抱歉,面龐不出眾不算,連個魁梧的身材也沒有。好在老天總是公平的,給了伊尹一個高智商的腦袋,讓他足智多謀,聰明異常。
阿衡頗有抱負,而且也頗有心計。當年,阿衡想投靠湯,但卻苦于苦于沒有門路,于是就發揮自己在飲食方面的特長,給有莘氏做了陪嫁的男仆,背著飯鍋砧板來見成湯。說阿衡有心計是因為他為了讓湯發現自己,總是精心把菜做得很可口,吊起了湯的胃口,而有一次,他又故意把飯菜做的很難吃,于是湯就把他找來責問,他便乘機向湯談論了自己對治理國政的見解。湯大為驚奇,沒想到一個廚子竟有治國安邦的才能,當下就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破格提拔為右相。
也有人說,伊尹本是個比諸葛亮還牛的主兒,湯曾派人“五顧茅廬”他才答應前來歸從,并向成湯講述了遠古帝王及九類君主的所做所為。湯于是舉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國政,大概就是宰相了。
《史記》是這么說的:伊尹曾到過夏桀那里,但是沒多久,他看到桀暴虐殘忍,濫用民力,魚肉百姓,田地荒蕪,料定夏朝氣數已盡,于是棄暗投明,用自己高超的烹調手藝,接近了商湯。但不管怎樣,自此,伊尹正式走上了仕途。
伊尹也很敬業,在他和湯的經營下,很快就起兵打敗了夏桀的軍隊,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諸侯一舉擁戴賢德的商湯為“天子”,商朝建立。
伊尹的了不起,還在于他開創了一個具有伊尹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國歷史上,一般是開國出良臣,商自然也不能例外。近乎完美無瑕的商的開國元勛伊尹,用其杰出的成績樹立了一座忠臣的豐碑。單是輔佐君王之多這一條從古至今就無人出其右:從商湯,外柄,中壬,到太甲,沃丁,先后輔佐過五位天子。
此外,伊尹在勸諫帝王方面也很有自己的一套。伊尹為湯作過《咸有一德》,闡述了君王各自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為諫訓太甲,伊尹又作了《伊訓》、《肆命》、《徂后》,他還將其流放到商湯的葬地桐宮,讓他面祖思過(也為后世的帝王留下了一個罰親族兄弟過錯的好方法)。在伊尹的教誨下,太甲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政績還相當不錯。僅此一項政績,后來的政治家就無人可及。最突出諸葛亮,何等賢明,為劉備嘔心瀝血,耗盡一生也沒能改變阿斗一點,阿斗仍舊是一塊扶不上墻的爛泥。臣以其賢而誨君,而放君,而立君,而自己卻毫無政治野心,在中國歷史上,獨伊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