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是山東地區的特色面食,以乳山喜餅最為出名,既然叫喜餅,顧名思義是家有喜事、逢年過節的必吃點心,寓意美好吉祥!看著像饅頭,吃起來像面包,口感綿軟清甜,大人孩子都愛吃!
喜餅的做法、用料很簡單,跟饅頭、面包的做法差不多,只是做喜餅不用水來和面,而是用雞蛋,正宗的喜餅必須用花生油來做,獨特的香味、出眾的口感使得喜餅不僅僅是膠東地區的特色,甚至火遍全網,當早餐、當下午茶點心、當孩子的零食都是不錯的選擇。
平時買喜餅都得好幾塊錢一個,自己做七兩面就能做10個,好吃又實惠,喜歡的可以自己嘗試著做做看!
主要食材:普通面粉350克,雞蛋3個,酵母粉4克,花生油45克
【具體做法】
1、面粉中打入3個雞蛋,倒入酵母粉和花生油。雞蛋選擇大個頭的,約60克一個。
2、將所有食材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喜餅要想好吃,面團一定要揉勻揉透,揉好的面團為軟硬適中、不黏手的狀態,如果面團偏干,可以加入少量清水調節一下。
3、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發酵至兩倍大,目前的室溫發酵比較困難,可以放在烤箱或者微波爐發酵,無需開電源,直接在烤箱里面放上一碗熱水就可以了,水涼了繼續換熱水。
4、發酵好的面團揉壓排氣,分成10個小劑子,每一個都搓圓揉光滑,收口盡量收得光滑一些,做的過程中用保鮮膜蓋住面團,否則容易干裂。
5、烤盤抹上一層食用油,將面劑子壓扁放進去。烤盤抹油剛出鍋外皮比較脆、比較香,也可以不抹。
6、開始二次發酵,發酵至面團明顯蓬松,為原先的1.5倍大就可以了。
7、烤箱預熱170℃,放入中層烤10分鐘,拿出來翻個面,繼續烤10分鐘。如果想要形狀更好看,可以在面餅上面再壓一個烤盤。也可以用電餅鐺或者平底鍋來烙,電餅鐺上下盤同時加熱,烙出來的形狀也更加好看。
烤好的喜餅放涼之后用保鮮袋裝起來鎖住水分,個人感覺涼了之后吃味道和口感更棒!如果喜歡帶餡兒的,還可以包入一些紅糖芝麻餡兒、或者芋泥餡兒、豆沙餡兒等等,孩子說比面包還好吃呢!
喜餅做法不難,只要發酵到位就可以了,純雞蛋來和面,成品更加松軟好吃,放心絕不會有蛋腥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