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平,解放軍第306醫院,航天城臨床部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已經是1點幾了,他汀藥還吃嗎?”、“我的膽固醇以甘油三酯增高為主,為什么還要吃他汀類藥”、“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怎么辦啊?”、“我的血脂偏高,但是沒有其他疾病,我應該服用降脂藥嗎?”等等。有關血脂的問題經常困擾著患者,血脂治療的觀念也在不斷更新。我們就此做一番說明,聊一聊如何降脂及他汀類藥物的使用。
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及心臟協會(AHA)頒布了《2013版膽固醇治療降低成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指南》,結合2014年5月31日美國脂質學會(NLA)頒布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血脂異常管理建議(草案)PART2及我國實際情況,目前降脂治療的要點如下:
{C}{C}
一、強調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石。
二、不再推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靶目標值,而是確定4組需要他汀類藥治療的人群及血脂降低幅度:①ASCVD患者:ASCVD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肌梗死病史、穩定或不穩定型心絞痛、冠狀動脈或其他動脈再血管化、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周圍動脈疾病。年齡<75歲,無他汀類藥物治療禁忌,在健康生活基礎上啟用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如果年齡≥75歲,或有禁忌,或有藥物相互作用影響安全性,或有他汀類藥不耐受病史,考慮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②原發性LDL-C升高≥190 mg/dl(4.9 mmol/l),年齡≥21歲者,需要強化的他汀治療;③無ASCVD的糖尿病,年齡在40~75歲之間,LDL-C在70~189 mg/dl之間者,無臨床ASCVD的糖尿病患者,應當接受至少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如果10年ASCVD風險≥7.5%,則啟動高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如果風險為5%~7.5%,則啟動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無21~39歲或>75歲年齡段的一級預防證據,他汀類藥物治療應基于ASCVD風險降低、潛在藥品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及患者意愿進行個體化處置;④無ASCVD或糖尿病,年齡在40~75歲之間,LDL-C在70~189 mg/dl之間,10年ASCVD風險≥7.5%者,則啟動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
三、很多探討使用藥物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相關的試驗均得到了陰性結果,指南不推薦HDL-C的干預策略,通常經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后,隨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水平的降低,HDL-C水平會自然上升。
四、從目前的數據看,不能首選非他汀類藥物降低甘油三酯(TG)。只有當TG≥ 500 mg/dl(5.6 mmol/l)、尤其是1000 mg/dl時,應將TG<500 mg/dL作為首要治療目標,以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發生。
五、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和其他血脂管理的特別問題,其中包括:對于兒童、婦女和老年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患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不同血脂管理策略。NLA推薦的血脂異常治療原則:以患者為中心,推薦中等強度他汀起始,明確目標值,降低幅度也可作為替代目標值,繼續強調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石,他汀類藥物為主要治療手段的綜合干預策略。
六、應強調LDL-C≤1.8 mmol/L或降幅≥50%的目標而非盲目使用大劑量強效他汀;不強調LDL-C越低越好,若低于40 mg/d(l1.03 mmol/L)應減少他汀使用劑量。
七、如何檢查血脂:成年人從20歲開始,空腹或非空腹情況下每隔5年應篩查一次血脂,篩查時最理想的情況是空腹,可評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
ASCVD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男性≥ 45歲,女性≥55歲;早發冠心病家族史(一級親屬中男性患病年齡<55歲,女性<65歲);目前吸煙;高血壓或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HDL-C降低,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另外,LDL水平幾乎不能估測心血管風險,尤其與非HDL-C或總膽固醇/HDL比值相比,所以不能止于LDL-C,尤其是高危患者。所以,當您拿到血脂化驗單的時候,不必糾結于單純的箭頭符號,綜合來對待。無論如何,大家一定要記住:他汀類藥物的治療是建立在規律生活、合理膳食、戒煙基礎上的。正確使用他汀,讓它真正為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