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年內全球6級地震都發生在哪?看了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文 | 易成晨

本文選編自:國際在線

ID:crionline


編者按:日本和南美洲的厄瓜多爾近日接連發生7.3級和7.5級強烈地震,目前已經分別造成了數十人和數百人死亡。


關于地球進入地震高發期,“振動模式”開啟的討論再次甚囂塵上,那么多起地震事件之間是否有聯系?歷史上的強震是否有規律?中國又會不會受到地震威脅呢?


一年內全球6級以上地震分布。(數據來源:中國地震臺網)


十年內全球6級以上地震分布。(數據來源:中國地震臺網)


以上兩張圖分別為一年內全球6級以上地震分布、十年內全球6級以上地震分布,看完這兩張圖,相信已經可以明白一些問題。


日本地震與厄瓜多爾地震的關聯:環太平洋地震帶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圍繞太平洋邊界的地震高發區,上圖已經體現的非常明顯,其區域與太平洋邊緣幾乎高度契合。


根據資料,該地震帶發生的地震約占全球地震總數的80%,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堪稱地震專業戶。


目前公認的板塊學說示意圖。


近期分別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的日本和厄瓜多爾正是位于這條地震帶上,另外4月16日臺灣臺東縣海域發生的4.4級地震以及4月15日瓦努阿圖群島上的6.1級地震同屬此列。基于這樣的地理位置,這些國家和地區歷史以來也都是地震高發國/區。


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邊界基本一致,地震火山等地質活動正因為板塊與板塊之間擠壓、分離或摩擦而產生。


專家解釋,日本和厄瓜多爾所處的板塊邊界類型都屬于“匯聚邊界”,在這種板塊邊界上,兩個板塊作相向擠壓運動,從而引發強烈地震、火山及構造變形作用。


日本地震:直下型淺源地震 破壞力巨大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級大地震發生的構造位置。本次熊本縣地震與之不同。


日本熊本縣發生7.3級地震后,部分農田土地發生明顯錯位。


日本氣象廳16日稱,本次熊本縣地震是橫向錯動斷層型淺源地震,屬于直下型地震。這句話包含3層信息:


橫向錯動斷層,即兩個板塊水平摩擦錯位,而不是分離或擠壓,因此此次地震區別于2011年3月11日的那次9級大地震。


名古屋大學教授山岡耕春表示:“很可能與附近的布田川斷層和日奈久斷層帶有關。”日本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表示,布田川斷層帶有可能長64公里以上,而日奈久斷層帶長約81公里。在發生整體錯動時,發生更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淺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淺源地震發生頻率最高,占地震總數70%以上,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公里的地震為深源地震。通常情況下,震源越淺,破壞性越大。


斷層帶錯位。


直下型地震,即震源就在地震災區正下方,比如汶川地震對于北京來說就是遠震。


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 專家:沒有依據


近幾年來,每逢大地震發生,都會出現關于地震活躍期的討論,但綜合眾多專家的觀點,“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這一說法沒有依據。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2004年蘇門答臘9級地震以后,全球8級地震活動相對活躍,類似于上世紀前半葉的強震活動特征。近期來看,7級地震較多地發生在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尚不能就此簡單得出全球進入‘震動時段’的結論,沒有依據證明日本九州地震和厄瓜多爾地震有直接的物理關聯。”


美國航天局地球物理學家湯姆·帕森斯:“地球發生地震的頻率有高的時期和低的時期,但這種高低起伏難以與隨機現象區分開來,所以對于所謂的活躍期有多長,我們無法做出評價。”


“現代社會,傳媒日趨發達,進入新世紀以來每一次大地震都得到媒體的大量報道,而過去一些大地震可能不為其他地方的人所知。此外,現在全球人口增多,地震造成的傷亡變大;全球化又使得各地人們頻繁流動,人們對地震消息也就更為關心。這些原因合在一起,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地震活躍期。”


中國國家地震局研究員沈夢培:“全球發生8級地震一年能有幾次?并沒有多到十幾次、二十幾次,所以說全球進入8級地震高發期是不妥的。”


美國地震學會《地震研究通訊》主編、佐治亞理工學院副教授彭志剛:“從2004年蘇門答臘9.0級地震后,全球8級以上地震發生的次數確實比過去50年多了4倍以上。但科學家還不清楚這些大震是隨機發生,還是彼此存在關聯。主要原因在于有精密儀器記錄的地震歷史太短,不過100年左右,因此地震學家無法從中摸索出相應規律。”


日本強震對中國是否有影響? 專家:我們應更多關注喜馬拉雅地震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客觀說,日本地震對中國的影響可能相對緩慢,但喜馬拉雅地震帶是印度板塊與青藏地塊的‘正面碰撞’,其對我國青藏高原地塊東邊界南北地震帶以及西邊界天山地震帶的可能影響應引起關注。加之印度板塊的運動速率相對較快,因而對我國大陸地區的北東向推移作用可能會相對較強,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會相對大。業內對這塊尤其關注。”


喜馬拉雅地震帶去年發生尼泊爾地震,一次8級地震帶出“一串”7級以上余震。


此后,塔吉克斯坦12月發生7.4級地震,阿富汗今年4月發生7.1級地震。以上地震都發生在喜馬拉雅地震帶的西段。


相較于西段,喜馬拉雅山的東段一直較為平靜。但今年4月13日,在喜馬拉雅山東段的緬甸和印度交界地區發生7.2級地震。


“這說明,喜馬拉雅地震帶在去年尼泊爾地震之后,東西兩個‘觸角’對中國大陸的推擠作用都在增強。所以我們高度關注南北地震帶中東南段和天山地震帶未來的地震危險性。



盤點:近些年那些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發生9.1級強烈地震,地震隨后引發的印度洋海嘯幾乎橫掃了印度洋沿岸數千公里內的城鎮村莊,23萬人死亡。
 
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發生里氏8.6級地震,約1300人死亡。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7.3萬多人死亡,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地震,統計顯示,約6.9萬人遇難,逾37萬人受傷。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7.3級地震,27萬人死亡,48萬多人流離失所,370多萬人受災。

2010年4月14日,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造成2698人遇難。

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地震,引發海嘯,524人死亡。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截至同年4月,官方確認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蹤。
 
2012年4月11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以西近海發生里氏8.6級地震,20多個國家拉響海嘯警報。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中部地區突發7.9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為8.1級)強烈地震。造成尼境內至少8000人遇難,另有數千人受傷。

智客君福利


智客君福利恢復啦!還有什么比一本好書更適合妙語如珠的你?留下你的精彩評論即有機會獲得智客君每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圖書。感謝中信出版集團為智客君提供5本下圖佳作,以及10本知名經管類書籍贈予熱心讀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全球7級以上地震多發對中國有何意義和影響(圖解)
2013年中國地震11萬次 四川省居首位
打探地震的秘密---------------------新浪網
地震的事兒
日本特大地震8.8級
全球地震活躍帶分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亚东县| 铁岭市| 东方市| 冀州市| 太仓市| 哈巴河县| 交口县| 准格尔旗| 屯留县| 宣汉县| 天津市| 固安县| 左权县| 建昌县| 时尚| 广饶县| 石景山区| 金寨县| 称多县| 买车| 寻乌县| 通海县| 盐津县| 普洱| 广德县| 临猗县| 台中县| 宾川县| 津市市| 微山县| 三原县| 正蓝旗| 垣曲县| 永泰县| 新野县| 富蕴县| 沙湾县| 越西县| 潼关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