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謝鼎
清代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在設置光緒年間東三省總督之前,清朝主要有八大總督。
清朝八大總督指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湖(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
清朝云貴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云南、貴州兩地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駐地曲靖、安順、云南府,總管今云南、貴州兩省之地,這是清朝的大西南地區。
清朝陜甘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陜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駐地在西安、蘭州府,總管陜西、甘肅和伊犁三省的軍民政務,這是清朝的大西北地區。
清朝四川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駐地為成都,這里被譽為天府之國。
清朝閩浙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福建、浙江二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總管福建、浙江的軍民政務。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朝正式設立臺灣省,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歸閩浙總督管轄,自此閩浙總督統管福建、浙江、臺灣三省軍民政務,屬于清朝東南沿海重地。臺灣自清代開始正式由中央統籌管轄,康熙年間剃發、易服,是清王朝的一部分。
清朝湖廣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簡稱兩湖總督,因明朝時湖北湖南同屬湖廣省,所以又稱為湖廣總督,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這里是晚清重點發展的地區,是湘軍的發祥地。
清朝兩廣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肇慶、廣州、新城等都曾是兩廣總督駐地,這里是清朝對外貿易的前沿。
清朝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加上江西省,遂得名兩江總督,這是清朝最富裕的地方,也是人才薈萃之地。
清朝直隸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管轄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河南小部、山東小部等地域,拱衛京畿,作用與地位都十分重要。直隸總督駐地為省府保定,至今,保定直隸總督署仍是中國唯一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
左宗棠是總督里面的代表人物,他擅長用兵,是清末不可多得的一位軍事人才,當時有“今亮”的稱號。1850年,林則徐借回家機會在長沙船上與左宗棠通宵長談,史稱湘江夜話。經過這次長談,林則徐發現,眼前這位叫左宗棠的后生,關于東南軍政的見地與他正好相同。林則徐認定未來“西定新疆”的榮耀一定非左宗棠莫屬,他將本人在新疆整理的珍貴材料,全部交給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