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孩子們的世界,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發現。
一歲多的小寶最近走路挺穩的了,從開始學走到現在,一直跌跌撞撞的。一天摔跤次數估計會有二三十次,沒有特意統計。但是每次摔跤不痛就直接起來,痛了哭幾聲也很快爬起來。很快又投入到嘻嘻哈哈的玩鬧中,似乎剛剛摔跤的疼痛很快忘記了。
長大了的我們,未必有小孩那般勇敢堅強,大人一天要是不小心摔跤了二三十次。恐怕一天都不想出門了吧,不想出門的時間可能還會持續很久。
相比之下,大人更容易記住那些疼痛。很容易遇到困難止步不前。我們更應該跟小孩子學學,摔一次算什么,遇到挫折算什么,起來拍拍手,繼續朝前走就是。
觀察到兩寶,想要什么東西,哭著鬧著也要得到。比如糖果,他們看到會特別想吃,會讓大人幫拿,不給就哭。小孩子簡單純粹,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會通過大人幫忙得到,而且特別容易滿足,得到就很開心。
(圖片來自網絡)
真的,我覺得帶娃,可以從娃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對生活多了更多的思考。有想做的事情跟寶寶想要糖果一樣,想辦法去做,而不是等呀等。得到想要的可以開心得像個孩,沒有必要一天太過于束縛繃著。可以開心了就笑,不開心了就哭,這都是情緒的自然流露,再正常不過了。
還有一個點,小孩的好奇心特別強,很喜歡新鮮的事物。學說話階段,大人說什么他跟著嘴巴說,大人做什么他也會模仿做。每天都會想出去逛逛玩玩,而不是整天待家里。就是待在家里也是拿各種玩具在玩,玩膩了甚至上升到鍋碗瓢盆等等不讓玩的那些東西。總之就是停不下來,不會像大人各種躺平不想動。
所以小孩子進步特別大,為什么都說小孩一天一個樣,因為他們每天在學不一樣的東西啊。
小孩還特別有耐煩心,你教他一個詞,他可以一天到晚都在學,可以學大半個月甚至更長。他們那種想學的樣子,看得出來是滿滿的求知欲,大人也愿意去教,然后發現有一天他真的學會了,又學下一個。
舉個我家大寶一歲多學講話的例子,那會教她說“葡萄”一詞,她總說“葡”。真的“葡”了大概有半年,我每天教,她每天都學,從來沒有因為重復學習而不耐煩過。后面真的轉換過來了,第一次說出了“葡萄”,我還特意發了個朋友圈,有點激動,也有成就感。
我們也要像小孩子一樣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若渴的狀態,每天也去學習新鮮事物,再多一點堅持。不過著日復一日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人生是不是會不一樣了呢?愿我們對生活永遠充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