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1-09-14 15:00
益母草是經典的婦科良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經解毒的功效。益母草是一年或兩年生長的草木植物,容易存活,每年夏季花開旺季,在這個季節也是益母草豐收的季節。益母草除了能治療月經不調外,還能有效調理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屬于中醫學“崩漏”的范疇。主要表現為月經淋漓不斷,時多時少,病程較長。臨床治療比較困難。
葉天士認為“久病入絡”。病久多瘀,胞宮瘀血不去,新血不能歸經,此崩漏難治之根結所在。
臨床必須應用活血化瘀止血法才能奏效。方藥:益母草20g,白芍12g,當歸9g,木香3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1周可愈。以后每值月經來潮的前1周服藥6劑,一般3~4個周期即愈。
《本草綱目》云:益母草能“活血化瘀,調經解毒,治胎漏難產……崩中漏下”,其功專入血分,行瘀血生新血,行瘀血而新血不傷,養新血而瘀血不滯。
現代藥理學證實,益母草有增強子宮收縮的作用,其作用與腦垂體后葉素、麥角新堿相似。
本方更有白芍配當歸,一張一弛,穩定子宮,少佐木香,疏肝開郁,和胃健脾,臨床用于久漏不止或反復經年不愈者,屢用屢效。
當女性朋友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時,益母草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經過臨床醫學發現,益母草不僅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婦科疾病常常會用到,對子宮出血也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