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就要開始了,相信很多即將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已經在為如何安排學生座位這件事情而苦惱不已。正如李鎮西老師在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所言:對班主任尤其是新手班主任來說,安排好班級座位的難度不亞于完成一項科研課題。
對于一線班主任來說,學生座位編排是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座位編排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班級教學效益、學生成長質量以及班級管理效能。蘇聯教育家季亞琴科也曾指出:合理的教室座位設置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因此,打好新班級“座位牌”至關重要。
現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以及班級管理經驗摸索出來的座位編排的四種做法及兩條原則做簡要的分享。
首先、介紹我在座位編排上的四種做法。
第一、男女混合編排座位。在中小學階段,男女同桌可以減少同性間課堂上的打鬧和上課期間的隨意說話,有利于課堂教學秩序的穩定。適當調配男女生同桌,不僅可以消除男女生彼此之間不必要的神秘感,增強激勵作用;而且還有助于男女生異性之間性格上的互補。
第二、優差搭配編排座位。教育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優差搭配編排座位,優生可以在學習方面幫助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同時也有利于彼此在課堂中互相督促以維護良好的課堂紀律。同時,幫扶結對學習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
第三、固定小組編排座位。顧名思義,就是小組的成員是固定的,一旦確定小組成員后,整個學期或者學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小組成員不再變動。不過這樣編排座位需要注意兩點:第一、一定要對班級學生有深入了解后才能固定小組;第二、小組成員之間性別、個性、習慣、氣質、能力、成績等方面需要均衡配置。
第四、每周輪換編排座位。所謂每周輪換,是說每個星期全班都要以小組為單位變化一次座位,讓每一個同學在一學期之內幾乎都能把教室的每個方位坐遍。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小組單位按照一定規則滾動變換位置的同時,小組內的成員也要依次滾動變換位置,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同學在一學期之內幾乎都能把教室的每個方位坐遍。
其次、介紹我在座位編排上的兩條原則。
第一、堅持目的性原則。班主任老師在編排學生的座位時,要始終貫徹“目的性”原則,避免盲目性。這一點對每個學段的初始年級學生尤為重要,許多班主任在給新生編排座位時,因為沒有對學生做充分的了解就盲目編排,就會出現尷尬局面。筆者在剛加工作時就帶了一個新班,由于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和詳細計劃,將幾個在各方面素質均較差的男學生集中在一同一個組內,形成了一個負面小團體,結果給后期的班級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第二、堅持特殊性原則。在給學生編排座位過程中,還應注意特殊性原則。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特殊”是樂觀上的“特殊”,而絕不是主觀上的“特殊”,那種“人情座”“等級座”應堅決予以摒棄。客觀上的“特殊”是指學生個體在心理、生理、智力等方面的特殊情況,如先天性高度近視、殘疾、智力障礙等,應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這樣的孩子特殊安排和關愛。
為學生編排座位,看似是一件平常的班務工作,實際上則不然。任何一種編排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要相互協調,合理整合使用??茖W合理地編排學生的座位,既滿足學生的需要,還能保證班級課堂紀律,學生彼此之間又能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這是對學生受教育權利的尊重,也是對班級管理育人目的的落實。
2023.08.21
滕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