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基礎是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和入門課程,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學其他各門課程的基礎,是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規律的理論體系。本教材的主要內容有:緒論、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血津液神、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病機、診法、辨證、養生與治則。 本教材立足于中醫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改革思路,每章后附有“經文摘錄”和“相關現代研究”。“經文摘錄”選取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經典原文,注重培養學生的中醫原創思維和“厚基礎,重經典”的意識;“相關現代研究”反映中醫研究的相關思路與方法,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科研思維能力。每章正文前增加“導學”部分,介紹本章的主要特點及內容,指出學習要點。作者簡介:崔姍姍,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5年河南中醫學院本科畢業獲;特優生;稱號留校任教至今,從事中醫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30余年,現任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和教研室主任,河南中醫藥大學首屆仲景教學名師。為全國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內經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教學指導委員會理事,河南省內經學會及中醫基礎理論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治未病學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經方專業委員會理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考試命審題專家。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和河南省在線開放課程《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負責人。主講本科生、研究生《中醫基礎理論》、《內經選讀》、《中醫學基礎》《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等課程。 車志英,教授,醫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中醫藥大學首屆“仲景教學名師”。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教研室主任,國家級名老中醫王國斌工作室負責人,兼世中聯乳腺病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常務委員,河南中醫診斷學專業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中藥協會腫瘤藥物研究專業常務委員。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論著10余部;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河南省中醫藥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級教學課題2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