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被“道德綁架”過?被道德綁架的親情有多痛苦?只有經歷過,才會痛恨這種道德綁架式的感情。
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都為女主安然抱不平,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個跟自己沒有感情的、年齡相差20歲的弟弟。
難道就因為她是女孩,是姐姐,就必須撫養弟弟,哪怕是放棄自己的夢想、犧牲自己的人生?
關鍵是因為弟弟的出生,安然受盡了委屈和不公平,而且姐弟倆沒相處過,根本就沒有感情。
安然的父母重男輕女,為了要二胎男孩,加上計劃生育的影響,父母便讓身體健全的安然從小就裝作是瘸子,還不讓她穿裙子。
可女孩都有愛美之心,哪個小女孩不喜歡裙子呢?安然因此遭到父母的一陣毒打。
記憶中沒愛的人,是不幸的。
在安然的記憶里,除了那次因穿裙子跳舞遭到的毒打,大多都是不愛自己、偏心弟弟的父母。
媽媽做飯,完全不顧及安然的口味,但有了弟弟,媽媽卻愿意為他去包肉包子;
爸爸脾氣很暴躁,一言不合會打她,可弟弟卻說:“爸爸從來不打我,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
在父母車禍現場,有一張合影,但里面只有爸爸媽媽和弟弟,沒有女兒。
不是一般的重男輕女,甚至連高考填報的志愿,都被父母改掉!
同一個爸爸,對待兒子和女兒,怎能如此?
所以,安然的父母雙亡后,誰來撫弟弟成了最大的問題。
親戚一家人為此鬧翻了天,安然有個舅舅和姑姑,肖央飾演的舅舅整天不務正業,有一個未婚生的女兒,也跟他沒有往來。
姑姑倒是個操勞命,照顧著生病的姑父。
姑姑講自己年輕時,家人為了讓男孩上學,姑姑作為姐姐,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所以,安然作為姐姐,撫養自己的弟弟,似乎也成了天經地義的一件事。
我命由我不由任何人。
小時候的安然,寄住在姑姑家,卻被姑父看洗澡,被表哥當沙包;但現在的她,不會再逆來順受,她不認命,誰也決定不了她的命運!
父母給安然留下的唯一念想,是一套房子,也是當初為了二胎,才買房寫的安然的名字。
所以安然打算賣掉房子,給弟弟找個養父母。
因為安然在醫院做護士并不順心,她想要通過考研來繼續自己當年的醫生夢想。
任誰碰到這樣的弟弟,開始都不會喜歡。
在找好收養家庭之前,弟弟一直由安然帶著。
但弟弟非常調皮,不但對姐姐吐口水,還經常搞惡作劇,甚至因早餐想吃包子就對姐姐發脾氣。
安然對弟弟也很很兇,越來越討厭他。
孩子是無辜的,他能有什么壞心眼呢?
弟弟年紀還小,不知道父母已不在人世,在父母的墓前,問姐姐是不是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想吃爸爸燒的紅燒肉了。
姐姐也對弟弟變得溫柔了,說她只吃過爸爸燒的筍子炒肉,筍子炒肉不就是挨打嗎?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需要共處的。
姐弟倆的關系在慢慢緩解,但姐姐還是想著把弟弟送走。
為了自己的前途,安然答應了之前舅舅的請求,把弟弟交給舅舅養。
自己邊努力工作,邊努力學習。
一段時間后,安然去看弟弟,發現弟弟跟著舅舅學壞了,發飆之后把弟弟帶回了家。
領養家庭條件再好,也不如自己貧苦的姐姐。
一天,安然送弟弟上學,遇到了和父母發生事故的司機,得知女主父母的車禍跟這個司機脫不了干系。
而司機的女兒跟安然的弟弟是幼兒園同學,想到自己也有孩子要養,知道安然的不容易。
于是幫忙找到了一個條件不錯的收養家庭,他們一心想收養個孩子,很喜歡安然的弟弟,把他帶回了家。
但這個時候安然糾結了,因為在和弟弟的相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越來越深厚的感情。
弟弟也沒有開始那么調皮,會心疼照顧姐姐了,會給姐姐煮紅糖姜茶,一句“我只有你了,你等等我不行嗎”讓人淚目。
以心換心,親情能戰勝一切。
雖然把弟弟送走了,安然還是希望他能過得好,給對方一張銀行卡,但領養家庭簽合同要求,姐姐永遠不能和弟弟相見。
看著弟弟在外面的背影,姐姐心軟了,銀行卡都沒拿,直奔弟弟而去......
最終還是親情戰勝了一切,姐姐又把弟弟帶到了身邊。
這一次,姐姐很偉大。
其實,每個人都是多面的,只要以心換心,總能感受到溫情。
如果,你是這個姐姐,你會為了撫養相差20歲的弟弟長大,而犧牲自己的夢想嗎?
感情不需要道德綁架,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感情是要靠自己經歷和感受的,該如何做,自己心中有數。
最恨拿親情說事,對你無休止索取的道德綁架,比如樊勝美、毛曉彤的父親、劉茵的父母......
現實中也有太多這樣的,你有遇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