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同時,劉備則再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不斷尋找著靠山。建安六年(201),他從河北投奔至荊州劉表賬下,終于有了意外收獲。
經人推薦,劉備獲知隆中有個叫諸葛亮的青年奇才,大喜之下,他不厭其煩地去了三次才見得一面。那天,諸葛亮為劉備做了番事業規劃,史稱“隆中對”。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亮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暫時不可爭鋒,孫權在江東占有地利,可引以為援,而劉備應拿下荊州和益州作為大本營,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在力邀諸葛亮出山后,劉備就整日和他黏在一起,導致關羽、張飛十分惱火。對此劉備解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
有了“水”,劉備“魚”入大海。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兵臨荊州,劉備順勢與江東孫權合兵一處。年底在赤壁,孫劉聯軍的一把大火放緩了曹軍腳步。嘗到甜頭后,劉備按規劃揮師入蜀,于建安十九年(214)占領成都,之后雖然被孫權偷襲了荊州,卻也在漢中擊敗了曹操,可謂階段性完成了“隆中對”的戰略布局。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于洛陽,曹丕接受了獻帝“禪讓”,改國號魏,漢朝滅亡。
次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沿用國號“漢”,史稱蜀漢。
力 匕
精 選 文 章 推 薦
真相 | 無為
阝 勹
廴 匚
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