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套動作,練一遍只需幾十秒,卻能惠及全身14條主要經絡,那就是瑜伽“拜日式”了。
拜日式梵文叫做Surya Namaskara,是在瑜伽課中利用率非常高的一組體式,也是向太陽致敬的姿勢,從根本喚醒自己。
拜日式含有12個動作、有12個名字、每個動作代表一種意義。
拜日十二式:山式站立+雙手胸前合掌—半后彎式—站立前屈式—奔馬式—頂峰式—八體投地式—眼鏡蛇式—頂峰式—奔馬式—站立前屈式—半后彎式—山式站立+雙手胸前合掌。
即是向太陽致敬的十二個姿勢,古印度瑜伽師的一個練習方法,據說這是古印度人為感激太陽賜予人類光明和能量而創造的十二個姿勢。
拜日式部分體式介紹
半后彎式
益處:
伸展腹部器官,促進消化,消除多余的脂肪;
加強脊神經,開闊肺葉
站立前屈式
益處:
預防胃病,促進消化,緩解便秘;
柔軟脊柱,加強脊神經
頂峰式
益處:
加強雙臂和兩腿神經和肌肉;
加強脊神經,并向他們供應新鮮血液
八體投地式
益處:
對喉嚨和胸腔有刺激作用;
加強雙臂,雙腿的力量
眼鏡蛇式
益處:
對所有胃病,包括消化不良和便泌非常有用;
弓背鍛煉脊柱,使肌肉柔軟,是最重要的脊神經重新煥發活力
小貼士:為了能收到最大的功效,盡量把拜日式當做練習中的一部分,經常練習;初學者可以做2到3次,次數逐步遞增,直到12次;讓每個動作做到自己身體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若剛開始無法達到示范標準,請勿操之過急,不必勉強自己,感到累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