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裝修當然不是為了所謂的攀比和作秀,屋主夫婦倆對居住空間追求的主旨就是“極簡”,要有充足的收納,要實用的功能,但一切的一切都要盡量的“藏起來”。追求盡量簡單的造型,減少過度設計,全屋搭配統一純粹,最終營造出了這套非常實用的極簡風裝修效果。
雖然這是一套建筑面積198㎡的大平層,但從上面的原始戶型圖不難看出,這種格局根本不能體現房子的寬敞大氣。
改動最大的就是客廳,因為本身家里就需要一個書房功能,為了更顯客廳大氣,書房打通和客廳合并,擁有了50平米的寬敞空間,其他方面細節做了一些微調,主要是為了增加更多收納空間,(黃色為收納布局),廢話不多說,隨實景一一講解吧。
沿著入戶門這面墻打造了全墻的隱形鞋柜,除了換鞋凳功能,還有簡單干練的壁龕收納區,方便存放隨手件,灰色系和白色的對比也很有層次。三個原點掛鉤方便掛衣服、包包、手提袋。
開門的第一視角,不在糾結于玄關如何設計,一幅簡單的橙色掛畫,打破整體的色調單一,清爽、吸睛,算是進屋的一個小亮點。
如今的客廳足足有50㎡的面積,空間關系被重新定義,結合整體的極簡裝修效果,非常大氣。
全屋是沒有主燈的,拉平吊頂之后所有房梁得到美化,筒燈、射燈、新風管道、中央空調管道,都被統統藏了進去,全屋無踢腳線,讓人覺得場面極度舒適,挑不出一點累贅一點毛病。
地面是灰色的pandomo自流平,有著水泥的自然質感和堪比石材的肌理效果,沙發背后整面墻體用象牙白的頂天立地柜打造充足收納空間,無拉手的設計,讓儲物空間全部隱藏,柜子看上去就像護墻板一樣簡單有質感。主臥房門也被藏入其中,而且柜子是雙面的,面向臥室形成衣柜。
灰色地面、米色沙發、象牙白和深灰色交替的柜子,形成這套房子的主色調,為此窗簾色調的選擇也與之同調。軟裝方面加上青藍色的地毯和橙色皮質抱枕作為點綴,更顯空間高級充滿活力。
沙發左側是一個開放式的大書房,利用墻壁空間打造書桌、書柜區,能夠容納兩個人同時辦公。書桌左側是一個縮小的公衛,內部只包含洗漱和上廁所功能,細節就不展示了。
沒有電視背景墻的家,客廳擁有更多的慵懶感,少了很多形式化的東西。
觀影功能依舊是存在的,用一個可移動的落地式“畫壁電視機”。電線被隱藏在最后面的支架里,連接有高清接線口,這樣避免了電視機需要連接過多電線而導致復雜累贅。
餐廚空間二者的關系是相互共融又相對獨立,都得益于這個大大的極簡黑框玻璃推拉門設計。
恰好從餐桌的這個角度也能夠看到整個玄關的效果。
關上推拉門炒菜時就是一個封閉的中式廚房,打開門空間得到共融,更像是一個大戶型專屬的超大中西廚空間。這樣的設計尤其適合口味較重的四川人。
一些嵌入式的電器。
吧臺形式的餐桌本身居中擺放,設計效果簡約大氣,沒有多余的桌腿。從功能上來說,偶爾這里可以充當西餐臺面,非常實用,甚至可以作為臨時的辦公區。
我個人很喜歡背后過道的墻面水泥板設計,粗獷大氣有層次,輔以一幅大型的藍色幾何掛畫,非常好看。
主衛。
地面依舊是自流平,不過墻面用的是水泥色瓷磚,600*600的尺寸,勾縫用到了同色系的美縫產品,所以最終出來的效果和水泥墻的效果類似。
主臥。
依舊是純粹的極簡風格,床也是屋主自己設計好之后找廠家定制的,箱床的模式方便儲物,床下還有一層內凹的燈帶區,想打造一種懸浮窗的感覺。鋪上乳膠床睡人特別舒服。沒有被床墊遮蓋住的床體區域可以用來坐人,慵懶、實用。
床對面的衣柜區。
主臥過道的梳妝臺,兼備玄關區,分別劃分開左側的主衛和右側的衣帽間。
斯德哥爾摩鏡子簡單好看。
兒童房依舊是極簡風格,但細節上更偏向小清新一些。我個人很喜歡床頭頂角線這組嵌入式燈帶,非常高級有層次。
走廊過道也利用一些墻體空間打造了嵌入式的柜子,收納力MAX,隱形柜門的設計能讓儲物空間盡可能的被隱藏。
至于沒有踢腳線拖地是墻面是否會留下痕跡,其實不會,首先全屋新風系統減少了大部分的揚塵,其次平時可以直接用掃地機器人做日常清灰,拖地就更簡單了也有專用的自動化電器去打理,可以保證墻面的底部不會被弄臟。看似極簡的設計,實際上簡約不簡單,更多的是屋主對設計的理解和居住智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