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腳氣非彼腳氣,百姓理解的腳氣,是“腳癬”,俗稱“香港腳”。
中醫說的腳氣是腳水腫無力,行動不便。因為病從腳起,所以叫腳氣。
從腳腫無力的角度來說,屬于痿證;腳腫嚴重甚至疼痛,屬于痹證,所以中醫的腳氣涉及到“痿痹”兩個層面的問題。
總體來說離不開濕邪壅滯,水往低處流,壅阻下焦經絡,氣血不暢,就會出現腳腫無力;水溢上泛,干擾中焦脾胃,升降失調,就會出現胸悶惡心。
某女,40歲。春末夏初,濕邪侵襲,身體一時冷一時熱,頭部好像被東西裹住一樣,胸悶難受,沒有胃口,總是反酸,兩條腿無力,偶爾麻木,偶爾疼痛,兩邊足踝腫脹,膚色不紅。舌苔白膩,脈象濡緩。以雞鳴散加藿香、薏苡仁、茯苓。另用蠶豆殼煎湯代水煮藥。病人吃了5劑,腫脹去了大半,守著原方,15劑痊愈。
朱良春老贊譽雞鳴散是治腳氣的一張重要藥方。雞鳴散出自《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因為腳氣是水濕壅滯所致,所以治的關鍵是宣通,通過運行氣機來帶動水液代謝以解水濕壅滯之患。
這是為數不多檳榔作為統帥的一張藥方,委以重任的原因在于檳榔質重下達,行氣逐濕力強。《本草從新》中這樣描述檳榔,苦溫破滯,辛溫散邪,瀉胸中至高之氣,使之下行,性如鐵石,能墜諸藥至于下極,攻堅除脹。水腫腳氣,腳氣沖心者尤須用之?!段烈哒摗氛f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重用檳榔,下氣降逆,使濕氣從大便而出,“當下黑糞水,即腎家所感寒濕之毒氣”。
濕邪的問題交給兩位副手,陳皮和木瓜。
陳皮理氣燥濕,健運脾胃,把中焦痰濕生化的源頭打掃得干干凈凈。
木瓜化濕之余,還可以舒筋活絡,強筋而治腳氣引起的“痿痹”。
《本草經解》載“木瓜主治濕痹腳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薄侗静菝劁洝氛f木瓜“去腳氣,禁水利,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脈之味?!?/p>
宣通氣機的任務交給了紫蘇、桔梗。行氣和胃,寬中理氣,恢復中焦脾胃升降氣機,助陳皮以化濕。
桔梗宣肺治節,肺為水之上源,恢復其肅降功能,就好像大壩開閘放水,把經絡河道里郁滯的濕邪一沖而散。
吳茱萸、溫肝降逆,散寒下氣,能治腎氣腳氣水腫,驅肝腎之內寒,并用生姜外散寒邪。除了從下水道排寒濕,還要從肌膚毛孔散寒濕。
王子接在《絳雪園古方選注》中這樣總結:紫蘇色赤氣香,通行氣血,專散風毒,同生姜則去寒,痛木瓜則收濕,佐以桔梗開上焦之氣,廣皮開中焦之氣,妙在吳茱萸泄降下逆,更妙在檳榔沉重性墜,諸藥直達下焦,開之,散之,泄之,收之,俾毒邪不得上壅入腹沖心而成危侯。
簡言之就是要將身體的風寒濕排!排!排!
藥方的名字為什么叫雞鳴散,顧名思義就是五更雞鳴的時候服用效果最好,為什么呢?
一則空腹服用,藥力易行;二則順應天時,陽氣旺則陰霾盡散,而且要冷服,因為濕為陰邪,冷汁屬陰,以陰從陰,同類相求,誘之而后攻之,聚之而殲之。
真體現了一句“用藥之法,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