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蓮出身于殷實的鄉宦之家,其父甄士隱是當地的望族,膝下無兒,年已半百方得此女,自然視作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疼愛的小英蓮哪里知道,一個可惡的拐子即將把她的幸福童年擊得粉碎,她一生的命運因此而徹底改寫。
自從四五歲時元宵看花燈被拐之后,小英蓮的生活一下從云端跌進了冰窟窿里。因被拐子打怕了,她不敢向任何人說實話,唯利是圖的拐子只是把她當作賺錢的工具,哪里曾有過一絲一毫的心疼,可憐無助的小英蓮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敢偷偷地抹眼淚,偷偷地思念父母。
好不容易熬到十二三歲,小英蓮出落成了一個美人胚子,被一向酷愛男風的小鄉宦之子馮淵一眼看中,當即向拐子兌了銀子,立意買來做妾,并發誓再不結交男子。“我今日罪孽可滿了。”正當英蓮自以為從此脫離了苦海時,誰曾想命運再次無情地關閉了她通往幸運的大門,貪財的拐子又把她賣給了呆霸王薛蟠,兩家爭搶英蓮,勢單力薄的馮公子被薛家豪奴打了個稀爛,抬回去后不久就嗚呼哀哉,而英蓮則被薛家生拖死拽給搶了去。
當英蓮再次出現時,她已是喚作香菱的薛家丫鬟了,再后來成為了薛蟠的侍妾。呆霸王迎娶河東獅夏金桂后,才貌俱全的香菱成為這個潑悍妒婦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自從兩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鄉”,就這樣,飽受身心折磨的香菱,曾經倍受父母寵愛的甄家小姐最終被無情的命運吞噬了。
正當甄家小姐英蓮一次次遭受著命運的無情捉弄時,甄家的丫鬟嬌杏卻奇跡般完成了人生的逆襲。僅僅是出于好奇,嬌杏兩次回頭多打量了幾眼敝衣舊服卻又劍眉星眼的賈雨村,惹得這位窮酸書生狂喜不禁,“自以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也”,賈雨村中舉后升了知府,赴任途中恰好看見了正在門口買線的嬌杏,于是嬌杏成了這位新太爺的二房。“誰想他命運兩濟,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他扶側作正室夫人了。”就這樣,不到兩年的功夫,嬌杏完成了從丫鬟到二房再到正室的人生逆襲,若是趙姨娘聽聞此事恐怕要羨慕嫉妒得捶胸頓足了吧。
成為正室夫人后的嬌杏是否從此開啟了幸福人生?我想并沒有,嬌杏只是甄家一個有幾分姿色的丫鬟,并沒有什么文化與見識,豈是慧眼識英雄的紅拂女,所謂風塵中知己只是窮儒的臆想罷了,“今古窮酸,皆會替女婦心中取中自己”,脂硯齋曾如此調侃賈雨村。成為正室夫人后,嬌杏的命運更加與賈雨村緊密捆綁在一起,前八十回雖還未進展到賈雨村的結局,但第一回借甄士隱解說《好了歌》時曾提到”應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看過完整《紅樓夢》的脂硯齋旁注“賈赦、雨村一干人”,昧著良心,不擇手段向上爬的賈雨村最終鋃鐺入獄,嬌杏的最終結局可想而知。
甄家小姐英蓮與丫鬟嬌杏的錯位人生令人噓唏不已,在那個逐步走向沒落,毀滅一切美好的封建末世,無論是英蓮的不幸,還是嬌杏的僥幸都身不由己,她們只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與她們相比我們是何等幸運,跌倒了我們可以重新爬起來,自己的命運自己做主。
深感之,作七律《英蓮與嬌杏》一首如下:
人生棋局終難料,主仆誰知位倒顛。
轉瞬無蹤遭劫數,回眸不意結奇緣。
雪欺桂妒香魂散,子貴夫扶好運全。
嬌杏逢時真僥幸,英蓮薄命實應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