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上午8:30-11:00,南昌大學二附院將在門診一樓大廳舉行世界睡眠日大型義診,屆時將為您提供:1.免費咨詢與義診;2.為腦卒中、高血壓、冠心、糖尿病、肥胖、打呼等慢性病者私人定制健康睡眠教育處方;3.家用呼吸機使用指導。歡迎前來咨詢問診~
我們都有體會,身體不適比如感冒發燒時,出點汗就會好得更快。出汗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排出身體的一些代謝物,還能釋放熱量。不過,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是好的喲!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過旺盛,多半是汗腺直徑過大,一般出現在男士身上。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氣虛,時常還會伴有氣短、乏力、眩暈的感覺。
二附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姜美英表示,男士汗腺過大可去醫院做激光治療,或保持清淡飲食,可避免味道太沖。而氣虛的女士建議在夏天不要做大量的運動,以靜慢運動為主,多吃補氣的山藥。
手心和腳心愛出汗,說明濕熱重。濕熱重的人平時還會大便黏膩、嘴巴干苦愛喝水。這種情況既要去熱,又要除濕健脾。
二附院中醫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謝慶斌建議,可以多吃清熱解暑、除濕健脾的食物,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還有黃瓜、西瓜、冬瓜等瓜類,薏米、山藥、香菇等健脾食物。
背上總是濕漉漉的人,可能是陰陽兩虛,他們既怕熱又怕冷。這部分人要平衡陰陽。
每天按摩位于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于滋腎養陰,而溫陽講究溫補,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
半身汗,顧名思義就是患者僅身體的一側出汗。若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老人出現半身汗,一定要警惕是否是中風偏癱的先兆。
若發現半身汗應先到醫院作相應的檢查,不宜延誤。
冷汗表現為患者四肢不溫、怕冷、大汗淋漓,并伴有頭暈、饑餓感、心慌或意識不清楚等癥狀。
二附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雷水紅表示,如果糖尿病患者要首先考慮是否低血糖反應并迅速采取措施,如飲用蜂蜜水、進食巧克力等補充體力。
這三種汗要知曉!
動汗最健康
現在有句話叫“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正確的出汗方法就是運動。
首先,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如多余的氯化鈉等,甚至毒素,如重金屬、化學物質等,還有許多脂肪等有機物質,是不能完全通過大便、小便排出體外的,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人在排出“動汗”的時候,體溫一升一降的過程,讓血管更有彈性。尤其是冬天,更要堅持每天運動,而每次要至少持續半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提高人體血液循環能力,刺激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運動時間過短會沒有效果,時間過長、過度運動卻又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精神疲憊、體力恢復慢。
常見的手腳冰涼、缺氧、多病、失眠、睡不好覺,都跟紅血球質量不好有著密切的關系。紅血球質量不佳的人群往往會出現黑眼圈、易困,女性還會有痛經。
慢跑和大步快走是最佳方式,建議跑步速度不要太快,走路的速度則不要太慢,因為慢跑和快走時,人體會吸入比平常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氣,使全身的臟器更好地運作,刺激免疫系統。而運動時建議多穿一點衣服,這樣能更快地拉起體溫。
自汗氣虛
我們常說“虛汗”,這話其實有道理,一大部分人出汗多,是因為身體虛。甚至無緣無故、不自主地汗出,這種癥狀中醫稱之為自汗。這就需要注意了!從氣虛體質發展到自汗可分為三個階段:氣虛體質(亞健康)——氣短(程度)——自汗(疾病)
白天出汗很可能是肺氣虛;吃飯出汗特別嚴重的可能是脾肺氣虛。如果一桌人一起在一個很舒適的環境下吃飯,大家都沒出汗,只有你一個人滿頭大汗,就要小心了。古人有句話叫“吃飯出汗,一輩子白干”。這在中醫上是氣血虛的表現。食物消化需要胃腸蠕動來完成,胃腸要蠕動就需要胃腸血液供給增加,倘若氣血虛就會導致吃飯時汗出過多。
對于氣虛的人來說,吃山藥能補氣,推薦的做法是用山藥煎水喝或做成飲料,這樣既能補充體內缺少的水分,又能補脾氣、補肺氣。蘿卜、山楂、檳榔、柿子、空心菜都不適宜氣虛體質的人吃,空心菜更是破氣食品。
盜汗陰虛
盜汗主要表現是睡則汗也,醒則汗止。“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當人們入睡后,汗液像盜賊一樣偷偷泄出來的特征。
沒有基礎病的健康人偶爾盜汗,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就不再出汗,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給你一個早期信號,說明最近一段時間可能比較疲勞,需要休息或者用食物調理身體,還不需要就醫。
但經過自我調養,盜汗不消失反而持續存在,時間久了,就會傷陰、傷血,出現陰血不足的諸多癥狀如心煩失眠、頭昏耳鳴、腰膝酸軟等。嚴重者可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這時就需要治療了。
少熬夜。少吃辛辣燥熱食物。羊肉、辣椒、韭菜、姜、紅小豆、茶葉、冬瓜,最好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