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地球的各類珠寶都是大自然饋贈與人類的禮物。我們知道同一種名稱的珠寶原石是會有不同位置分布的,有的有礦脈關聯(lián),有的沒有,甚至產地相距遙遠。由于形成環(huán)境的原因,同一品種的珠寶原石,會因為產地而有著不同的區(qū)別。我們把這種區(qū)別叫做珠寶原石的產地特征。
很多情況下,一種珠寶玉石如果被標上不同產地的標簽,價格可能會相差十倍乃至幾十倍,所以許多人在購買時都會了解一下它的產地是哪里。也有很多人過于渲染產地特征,把非本產地的同類寶石貶低的一無是處。這便是珠寶界的一個怪圈,我們稱它為“唯產地論”。一些消費者只要求特定產地產出的珠寶玉石,其實這很多是對珠寶知識的缺乏。畢竟我們所收藏的是一種具有相關自然屬性的原石或原石制品,而不是一個產地名稱。
一、維產地論是一個消費誤區(qū)
有關維產地論,消費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消費認知與行為是可以被誘導的。這種誘導尤其發(fā)生在消費者陌生的領域,在這種領域,消費者所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要你看到的,因為就連消費者的評判標準都是被人代已制定的,我們拿著商家給的尺子去丈量商品,又怎么會是準確的呢?
珠寶原石的產出,“著名產地”與“主要產地”是存在的,它是指該產地產出某種珠寶相對大概率品質更高,這里有兩個詞很重要,那就是“相對”和“大概率”。不是絕對!不是所有!新疆是和田玉的著名產地,也是主要產地,但我們知道和田玉還有很多產區(qū),比如青海料、俄羅斯料、貴州羅甸料與韓國料,這些地區(qū)一樣的不乏有精品。
如果一味的追求產地,不但會讓我們錯失一些優(yōu)秀品種,更會給造假者提供可乘之機,他們會利用非著名產地的原石偽裝成著名產地的成品來某取暴利。并且也會有大量的非著名產地的原石被運往著名產地,按當?shù)爻善愤M行銷售,額外增加了消費成本。
在珠寶界,有關維產地論有多很多討論。其實英雄不問出處,不論是哪里產出的,只要品質好,就一定有收藏價值!即使現(xiàn)在沒有,過些時日也一定會有,并且會真正成為一批黑馬“潛力股”,把握準了進行投資,一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二、和田玉
首先我們談一下和田玉。新疆無可爭辯的是世界和田玉的著名產地,也是最主要的產地。新疆和田玉有產自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與葉爾羌河等的和田籽料與山流水;產于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與天山山脈的和田玉山料;有茫茫戈壁灘上的各種戈壁料。這些原石中精品層出不窮,幾千年來不斷書寫著新疆和田玉的傳奇。新疆和田玉的優(yōu)秀品質不是吹捧出來的,而是名副其實的存在。然而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新疆和田玉并非都是優(yōu)秀成品,如果盲目崇拜,那么一定會有垃圾成品被你納入囊中。
而和田玉的另外兩個主要產地俄羅斯與貴州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因為發(fā)現(xiàn)的晚,從出現(xiàn)之初就一直倍受排擠。
我們以青海料為例,青海料又稱青海玉或昆侖玉,發(fā)現(xiàn)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產出地段屬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約300余公里,與且末、若羌等地產出的和田玉在地質構造背景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盡管如此,很久以來青海料一直被叫做“昆侖玉”,很大程度上沒有被納入和田玉大家庭。
“在2008年1月2日的青海昆侖玉捐贈儀式上傳出消息,北京奧組委正式確定,北京奧運所需3000多枚獎牌將全部使用青海昆侖玉”。這條消息我們可以看到,青海和田那個時候依然被叫做“昆侖玉”。
而另外一個情況是2008年青海制訂了一個地方標準《昆侖玉》(DB63/T 700-2008),后來進行了修訂,于2020年12月31日實施了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地方標準《昆侖玉》(DB63/T 700-2020)。 并且于2010年09月30日由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昆侖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方面不被認可,一方面又另樹標桿,這種混亂的局面的確會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
新疆和田玉成礦帶斷續(xù)長1100多公里。如果包含阿爾金山,那么昆侖山-阿爾金地區(qū),這一帶所分布的眾多的和田玉原生礦床和礦點,礦帶延伸在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于田、且末縣約1500千米長。
而青海和田玉產自昆侖山東面(青海)昆侖山入青海段,山背面就是新疆和田玉的產地。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千米,同處于一個成礦帶上,所以昆侖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地狀況、結構構造幾個主要的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謂大自然中的孿生同胞。就像莎車、塔什庫爾干、于田等一樣,無非又多出了野牛溝、三岔河等,這是無可爭議的相同自然產出。
難道行政區(qū)的劃分就要讓同屬昆侖山脈的天然玉種有兩個“姓氏”嗎?或許只有那些制定者更清楚原委!
對于不了解青海料產狀的人來說,青海料是什么的確是不知原委,但對于清楚了解青海料產狀的人來說,無論是排擠青海料還是把青海料另樹標桿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海納百川,包容乃大”,和田玉大家族完全容得下青海料,也完全應該容得下青海料,讓青海軟玉獨立門戶實屬不應該。
有人說:“青海玉也屬軟玉,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什么叫“也屬”?什么叫“冒充”?它本就與新疆和田玉同族同根!說這句話的人,要么就是不了解青海與玉的產狀特征,要么就是對青海玉的排擠打壓。
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10月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立項并由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新疆)牽頭起草了新版國標和田玉鑒定與分類》(GB/T 38821—2020),已于2020年6月2日發(fā)布,并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國標《和田玉—鑒定與分類》》)。
新版國標對和田玉的定義為“由自然界產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可加工成飾品的透閃石礦物集合體,次要礦物可為陽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輝石、石墨、黃鐵礦、鉻鐵礦、磁鐵礦、石英、蛇紋石、綠泥石、綠簾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礦物。折射率1.60~1.61(點測),密度2.95(+0.15,-0.05)克/立方米。”
這就是說,不僅是昆侖玉被列入了和田玉,凡是符合定義條件的所有自然界產出的一類玉石,都被列入和田玉的范疇。這才是一種大國包容風度,我們不能因為它最早發(fā)現(xiàn)于“新疆”、“和田”,而把“和田玉”這么名稱狹隘化。
而實際上,我們在《堪比籽料的七大和田玉山料》一文中介紹的七種著名的和田玉:①于田料,②且末料,③黑山料,④青海野牛溝料,⑤青海土皮料,⑥俄黑皮料,⑦俄巴莎料,其中①~③產自新疆,④⑤產自青海,⑥⑦產自俄羅斯。
三、南紅瑪瑙
南紅瑪瑙我們曾有過大篇幅的介紹:
②《南紅瑪瑙的產地、種類與特點(中)- 南紅瑪瑙的顏色分類與品質評價》
③《南紅瑪瑙的產地、種類與特點(下)- 南紅瑪瑙與非洲紅瑪瑙的區(qū)別》
國內南紅瑪瑙兩大主要產地云南保山與四川涼山,相比于和田玉來說,保山與涼山可以說是情同兄弟了,盡管也存在著不同的地方特征,但作為南紅瑪瑙的一份子,盡管不屬于相同的礦脈,但相輔相成,相安無事。
目前國家尚沒有關于南紅瑪瑙的國家標準,但云南與四川都分別制訂了相關的地方標準。包括了四川省地方標準《南紅》(DB51/T 1933-2014)、《南紅 分類與品質評價》( DB51/T 2500-2018),云南省地方標準《南紅瑪瑙》( DB53/T 537-2013 )。
有人說“南紅瑪瑙只產于中國,全世界獨一無二!”這個觀點不僅有失偏頗,更是夜郎自大。南紅瑪瑙區(qū)別于其它瑪瑙的重要一點在于“朱砂點”的存在,而有一種產自莫桑比克的非洲紅瑪瑙,也有朱砂點!通常被叫做“非洲南紅”。另外蒙古紅瑪瑙在市場也掀起不是波浪。
對于非洲南紅,經科學分析它的成分是瑪瑙,硬度跟九口南紅相比要大一些,表面有玻璃狀光澤,為非均質集合體。隱晶質結構。非洲紅瑪瑙同樣擁有國內南紅瑪瑙的“朱砂點”特征。
↑圖中上排為四川涼山南紅瑪瑙,下排為非洲紅瑪瑙(中國地質大學)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文字:“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了大量的來自非洲的紅色瑪瑙,這種瑪瑙價格較低、產量很大,由于其跟南紅瑪瑙無論是顏色還是質地都極為相似,許多無良商家更是將非洲紅瑪瑙當作南紅以高價銷售”。(摘自:《南紅瑪瑙的高級“替身”?帶你深挖非洲紅瑪瑙的“血統(tǒng)”!》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2022-08-30 19:23發(fā)表于湖北)
非洲紅瑪瑙產量大價格低,難道是這種瑪瑙本身的過錯嗎?既然它“無論是顏色還是質地都極為相似”,那么為什么不可以同等價格,明明是國內南紅瑪瑙被過分炒作,沖擊了一些商家的利益,就非得出來以各種理由去打壓排擠非洲紅瑪瑙。如果消費者沒有“維產地論”的消費心理特征,那么賣非洲紅瑪瑙的商家何須去冒充,何況這種冒充并非以次充好!在我看來,同等品質寶石的價值取決于它的稀有性,既然大量的非洲紅瑪瑙與一些國內南紅瑪瑙品質相當,那么就自然會使這些國內的南紅失去了它的稀有性!所需理性面對的就是產品的貶值。而非打壓非洲紅瑪瑙的存在!這樣也不會給一些商人留有可乘之機。
這篇文章還提到“最后寶石君要提醒大家:在購買南紅時,我們要擦亮眼睛,盡量選擇靠譜的商家,不要錯將非洲紅瑪瑙當作南紅高價購買哦!”我想說的是,不看原石形態(tài),僅從成品上看,恐怕沒有誰能分的清非洲紅瑪瑙與國內南紅瑪瑙,也沒有哪個檢測機構能夠檢測出來。既然非洲紅瑪瑙達到了部分南紅的品質,那為什么還要舍價廉的非洲紅瑪瑙不要,而非得去購買高價的國內南紅瑪瑙呢?
四、田黃
田黃石簡稱“田黃”,產于福州市壽山鄉(xiāng)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黃色而得名。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
↑田黃石(中國地質博物館)
自古有“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無絲不成田”的古訓,數(shù)百年來皮、紅筋(格)、蘿卜絲紋俱全一直被認為是田黃石判定的根本特征。然而,上世紀末隨著壽山田黃挖掘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逐步發(fā)現(xiàn)壽山溪中一些皮、筋、絲俱全的并非田黃;而相反,一些真正的田黃則并未見紅筋格或者蘿卜絲紋。進入21世紀后,昌化田黃的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利用,更有老撾田黃的大量進入市場,對于田黃鑒定標準的爭議愈演愈烈。
2019-11-20申報、2021-04-30正式下達的國家標準計劃《壽山石 田黃 鑒定》由 TC298(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主管部門為自然資源部(國土)。在標準制訂中,出現(xiàn)不少爭議。其中以中國壽山石館異議最大。這里有一則中國壽山石館發(fā)布的聲明:
“中國壽山石館關于《壽山石 田黃 鑒定》國家標準研制的相關立場聲明
2021年7月22日,我館參加了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牽頭的《壽山石 田黃 鑒定》國家標準研制組第一次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國家金銀珠寶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同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方圓檢測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等幾家研制單位。
第一次會議對相關議程進行討論,但存在分歧。會議上中國壽山石館從文化和科學的角度,對本標準中涉及到的田黃地域范圍,向與會專家提出田黃僅產于福建福州壽山村壽山溪一帶,他山并無田黃的觀點。強調研制田黃鑒定國標,應將范圍保持在壽山村傳統(tǒng)田黃產地一帶,不應盲目擴大田黃產地范圍,這是行業(yè)的共識。研制“大田黃”國標,與保護行業(yè)發(fā)展的良好初衷相悖,將嚴重損害大多數(shù)從業(yè)者的切身利益,極不利于壽山石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以上觀點主要基于以下六個理由。
一、田黃不是一個單獨的礦種,而是壽山石品種家族中的一個成員,是一種已經有特殊品質屬性和文化認定的品種。田黃也是一種文化名片。它是“石帝”也是“石王”,未經雕琢的壽山田黃天然就具備文化屬性,加上形成田黃獨一無二的地質條件,其名稱更不可泛化和濫用
二、根據現(xiàn)有對田黃的地質研究成果和檢測技術,區(qū)分壽山田黃和外來類似石種已不存在技術難度。套名和泛化將徹底顛覆石界長期公認的根本概念,使田黃失去珍稀特性,“石王”品牌也將不復存在,既不科學也不合理。
三、在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的《關于批準對板城燒鍋酒、象山白鵝、壽山石、板倒井酒、鹽源蘋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10年108號)文中明確界定了壽山石作為地理保護標志產品的區(qū)域范圍。田黃作為壽山石中特定的品種,也同樣不能超過這個范圍。
四、在《福建省地方標準 壽山石》中也明確了田黃石的產地范圍的界定,即產自壽山溪源頭坑頭占至結門磹,長約8千米,面積約1平方千米的溪流下及兩邊水田下的沙礫層中,原從高山的礦脈滾落下來的獨石為田黃石。地方標準實施要求要高于國標,對田黃的區(qū)域范圍做了明確界定,無可爭議。
(五?)
六、目前壽山田黃原產地實施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止亂采濫挖,這與資源枯竭完全是兩回事。田黃特殊的存量流通特點均能保證市場的良性循環(huán)。將標準限定在福州壽山原產地田黃范圍去研制,符合實際也尊重科學,將助力行業(yè)區(qū)分壽山田黃與外來相近石種的區(qū)別,才是迫切和重要的工作。
對于當前壽山石業(yè)界的質疑和困惑,在此鄭重做出如下聲明:
1. 不認同“大田黃”的概念。田黃僅產于福州市晉安區(qū)壽山村,他山并無田黃。
2. 在標準研制工作中,督促標準研制組廣泛邀請各方參與,多渠道征求意見。
3. 將視后期標準研制情況,決定是否退出該國標研制工作。
4. 前期相關文稿因職責和分工上的原因,未能參與審核和把關。項目書中有多處表述與實際不符,給行業(yè)造成很大的困擾。在解釋的同時,也對業(yè)界的鞭策和監(jiān)督表示誠摯的感謝。
福州市晉安區(qū)中國壽山石館
2021年7月26日”
不難看到,這其中最大的爭議在于“不認同'大田黃'的概念”。
有一種聲音是“石中之王——田黃石,全球只有一個地方出產,就在福州”。顯然這種觀點是狹隘的,福建田黃有它優(yōu)秀的地方特色,甚至有區(qū)別于其它地區(qū)同類礦藏的特征,但絕對不能說它是全球唯一。這顯然是一種主觀臆斷,缺乏科學依據。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是“你怎么就能知道它是全球唯一?!”
事實是在昌化也出產了田黃石。據史料記載,昌化田黃石的個別發(fā)現(xiàn)始于清代,上海歷史博物館曾征集到清光緒書畫家張辛篆刻的昌化田黃石章。80年代以后,隨著昌化田黃石的陸續(xù)發(fā)現(xiàn)和福建等地商人的頻繁采購,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它的真實面目和價值。90年代后期形成了較大的采挖規(guī)模。 其間, 平溪,玉山, 半嶺等村均有石農在康山嶺北坡,南坡先后采得昌化田黃石, 由于昌化田黃石和昌化雞血石一樣名貴,因為迅速掀起了一股“掘黃熱”。 與此同時,一些埋藏在泥沙下已形成田黃質地的雞血石和夠不上田黃質地的凍石,彩石亦大量產出。采挖的范圍已經上連昌化石礦洞,下至水田,濕地,溪澗。由此昌化田黃石開始聞名于大江南北。
這里有一份昌化田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主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的對照表(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