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排汗的目的就是降溫跟排毒。尤其是夏天,流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然而,我們大多留意每天的排泄狀況,卻比較少關心自己流的汗。所以發現流汗的情況不一樣時,就要留意了,輕則調整飲食習慣即可,重則可能昏迷甚至是癌癥等重大疾病。
1.多汗、面部潮紅: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主要分布在腎上腺的髓質層,少數見于頸動脈體、神經節、膀胱壁等。交感神經興奮時嗜鉻細胞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提高心臟收縮力、增加新陳代謝速率并收縮血管使血壓上升。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癥狀就是淋漓多汗,且出汗具有陣發性,病發時面部潮紅或發白,有時會持續出汗。
嗜鉻細胞瘤還常伴有頭痛、心悸、虛弱、焦慮、手顫、四肢發涼,明顯的血壓升高,甚至有以心肺衰竭或腦中風等嚴重并發癥來表現。約有一成的嗜鉻細胞瘤為惡性腫瘤,治療盡早手術切除是目前較可行的方式。
2.出冷汗、手足顫抖:低血糖癥
血糖主要是由荷爾蒙胰島素及升糖素來控制,低血糖癥發作時常見交感神經亢奮過度,此時因血糖突然下降,無法供應身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刺激交感神經亢奮,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就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顫抖等癥狀。
低血糖癥的人還會覺得虛弱、嗜睡、饑餓及頭暈,或出現頭痛、激動、心跳加速、發冷、抽筋感。情緒和行為會突然間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嘴部周圍麻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的癥狀。嚴重時,病人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
3.多汗、怕熱:甲狀腺
多汗、怕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的主要特征。不按照身體的實際需要,大量分泌甲狀腺素,而造成細胞的新陳代謝過速的不正常生理現象,同時,它還伴有精神緊張、性格改變、難以入睡、多猜疑等癥狀。精神過度受刺激,也容易誘發此癥狀。患者的家族中也發現有甲狀腺的病例,因此與遺傳有關。過多吃入碘質,如海產植物,不僅不能預防甲狀腺的疾病,反而促成一些人的甲狀腺分泌過多。
4.出汗異常:糖尿病
糖尿病致病的原因是,無法分泌足夠之胰島素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身體無法利用葡萄糖作為能源。以致于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在血液中累積,產生高血糖。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有出汗異常、情緒不穩現象。若同時有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和體重減輕,要做血糖、尿糖等檢查。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狐臭
腋下分布了很多汗腺所以汗液較多,也容易汗腺直徑過大,造成汗液分泌過多。汗腺過大時,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鐳射治療。如果汗液氣味很大,是因為你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重味食品,最好飲食清淡,少鹽少油多蔬果。
我們人體的汗腺有兩種,一種汗腺是分布于全身,主要是分泌汗水以及排熱降體溫。另一種稱為頂漿腺,主要分布在腋下、乳頭、肚臍等周圍,頂漿腺分泌的頂漿液為黃色液體,在皮膚表面被細菌分解之后,會產生難聞的味道,這部位好在腋下時,就形成了“狐臭”。目前狐臭免開刀可用“微整式”治療。
6.手心出汗:體質虛寒濕熱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應該是干的。手心容易出汗的,冬天手腳冰冷,交感神經也會過度亢奮,這種體質多是虛寒濕熱。如果你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時,手心或腳心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濕熱,而且氣血虛弱。醫師建議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順時針按摩30圈,再逆時針按摩30圈。最好不吃冷食,比如霜淇淋、冷飲等。
此外,按照醫生的說法,真正的汗水是沒有顏色的,所以在出現不同于一般顏色的汗水時,就要特別注意了,不同的顏色可能對應著不同部位的疾病,這時候最好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