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三年級之前要把學習習慣給搞定,后面靠著習慣牽動行為,孩子學習更輕松,家長也能少操心;特別是拖拉磨蹭,這個壞習慣不能有,不及時糾正的話,到高年級后,寫作業每天都得搞到很晚。
2.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他的學習動力永遠都是來自于被認可,來自家長的認可,同學的歡迎,老師的贊揚,都能讓孩子動力滿滿,信心十足,尤其是家人的贊揚,一個吝嗇贊美之辭的家長,才能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3.只能接受成功,無法接受失敗的孩子,走不了多遠,所以適當的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
4.小學階段是家長最能使上勁的階段,這幾年你不下點功夫,等初中后,孩子到了叛逆期,你才發現問題,那時已經晚了。
5.小學階段,英語和語文要多學一些,到初中后才有時間搞數理化;英語沒有年齡界限,重點是詞匯量,語文沒有年級分層,重點是閱讀量。
6.學習再忙,戶外活動也不能落下,我們是要培養一個德智體美的孩子,而不是培養一個書呆子,只知道埋頭苦頭,而不出去走動的孩子,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家里小學生,家長必須明白上面這六點,孩子的路才能越走越順,小學階段家長有多用心,到初中后就能有多省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