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一直對幼兒珠心算持懷疑態(tài)度,最近又通過反復考證、走訪了幾位學過珠心算學生的家長及小學數(shù)學老師,最終決定:不讓小孩學珠心算。
不學珠心算了,但傳統(tǒng)珠算還是可以學的。所以曾是珠算高手的我(呵呵),通過三次教學(連續(xù)三晚上,每晚1小時左右),就讓楊熠果學會了珠算的加法,下面是教學過程中的體會,與大家交流,也請有經(jīng)驗的朋友指教。
學珠算前的準備
1. 懂得了多位數(shù),即個、十、百、千、萬......;
2. 學習珠算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上、下珠的涵義及加法時位數(shù)對齊的道理;
3. 知道珠算的運算指規(guī)律(即上、下珠手指的分工)。
4. 練習珠算簡易手指操:就是“一、二、三”。“一”是中、拇指同時打上“6”;“二”是食指去掉“1”;“三”是中指去掉“5”。兩手分別練習,速度盡量達到最快。
附上加法口訣表,注意:不要讓小孩之前就背誦口訣!!!!
1. 學“直加”:就是從“一上一”到“九上九”,這還用得著口訣嗎?幾下就很熟練了。
2. 學“滿五加”:需要口訣中的“一下五去四~~四下五去一”。這涉及到湊數(shù)問題。究竟是“下五去?”呢?我是這樣教小孩記憶的:
因口訣只涉及小于5的數(shù)字,讓小孩伸出一只手,當撇開1個手指時,就還剩下其余4個手指,得出“一下五去四”(其實就是1和4互為湊數(shù));當撇開2個手指時,就還剩下其余3個手指,得出“二下五去三”(其實就是2和3互為湊數(shù))。這樣就可以記住或臨時推斷出“滿五加”的那四句口訣。
再臨時出些運用直加和滿五加的題目,加深理解及鞏固口訣,一切滿意,初獲成效。
第二次課
學“破五進十加”:需要口訣中的“六上一去五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這涉及到替數(shù)的問題。究竟是“上?去五進一”呢?我是這樣教小孩記憶的:
因口訣涉及大于5的數(shù)字6到9,所以口訣的記憶是這樣處理的——比如6的口訣,伸出左手(有了5),再右手伸1個手指(表示6),其實就是讓小孩明白6與5之間差1。由此得出“六上一去五進一”。再比如“八上三去五進一”,究竟是八上幾?讓小孩伸出兩手的5和3,就知道是“八上三去五進一”了。這樣就可以記住或臨時推斷出“破五進十加”的那四句口訣。
再臨時出些上面已學過的算法的題目,加深理解及鞏固口訣,一切滿意,再次驚喜。
第三次課
學“進十加”:需要口訣中的“一去九進一~~九去一進一”,這涉及到補數(shù)問題。究竟是“去?進一”呢?我是這樣教小孩記憶的:
這九句口訣教起來很輕松,其實與“滿五加”的湊數(shù)類似,不同的是要伸出兩手,撇開1個手指時,就還剩下其余9個手指,得出“一去九進一”(其實就是1和9互為補數(shù));當撇開4個手指時,就還剩下其余6個手指,得出“四去六進一”(其實就是4和6互為補數(shù))。這樣就可以記住或臨時推斷出“進十加”的那九句口訣。
再臨時出些任意題目,加深理解及鞏固所有口訣,一切滿意,大功告成。
在實際中,有很多連續(xù)進位的情況,稍作講解,即能解決。這樣,小孩就可以完成任意位數(shù)的珠算加法了。
總結(jié)及注意
1. 幼兒學珠算,比想象中要容易,并且小孩的興趣比想象中的也要高。
2. 剛開始,小孩也許要用手比畫口訣,計算速度慢一些,但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增強了自信,并且反復幾次,他自然就記住了。
3. 雙手練習問題。本人主張兩手都要練習,即先用右手,然后再用左手打算盤。雙手分別練習時,在算盤上的數(shù)字定位是完全相同的。不要聽信有些專家在網(wǎng)上說的,左手撥算盤時,是從右向左念(即個位數(shù)在最左邊),那就大錯特錯!具體左手應(yīng)該怎樣做,與右手怎樣配合,以及左手使用珠算的一些技巧,不是本文要表達的,抽時間再總結(jié)與大家一起來探討。
(不足之處,請有經(jīng)驗的老師及家長指教)
另:拙人(果果他爸)小學三年級暑假期間學會了珠算加減法,四年級時學會了乘法,在四年級暑假中,通過家里的一個祖?zhèn)魇殖荆瑢W會了一位數(shù)的除法(其實就是九歸),后在小學數(shù)學老師指點下學了多位數(shù)的除法和各種乘法。在9歲的時候,隨爸爸媽媽到湖南,在一位叔叔(高手)的指點下,學到了簡易快速珠算除法,還學會了珠算開平方。后來又練習及熟練掌握了左手打算盤及雙手打算盤,真正體會到了算盤的樂趣。
其實,珠算作為一門計算工具,已沒實用價值。一直以來,本人將珠算作為一項愛好來對待,尤其是左手打算盤,意在鍛煉右大腦半球,及提高記憶力。本人經(jīng)常有這種體會,就是左手打算盤15分鐘左右,明顯感受到右側(cè)大腦發(fā)熱(用左手練習寫字也有同樣效果)。證明起到了明顯鍛煉右腦的作用。——堅持鍛煉右腦,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