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二十多年英語,直到陪女兒安妮在加拿大讀書,才知道我們連26個字母都沒學明白!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于2011年由外研社出版后,大家對書中第一章第二節《26個英文字母背后的故事》(第6頁,原文附后)反響極為強烈,對這一觀點產生了強烈共鳴!
是的,我們對英文字母的認識太膚淺了,以為學字母就是認字母、學字母歌而已!殊不知,英文字母有兩個屬性,一個是字母本身的名字(Letter Name),一個是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Letter Sound)。字母名字就好比一個動物叫牛,Cow是它的名字,而Mow則是牛的叫聲。同樣,字母除了我們知道的每個字母唯一的名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在單詞中的發音。只有知道了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才有可能不依賴其他手段(比如音標)來幫助發音。要知道,英語母語國家的人是完全不學習音標的。
說到這里有人一定把嘴巴長得大大的:什么,英語母語國家的人不學音標?那他們怎么學習單詞?對,他們不學音標,但是他們學習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并通過一種叫做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方法,將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與形結合起來,所謂音素(Phonemes)與形素(Grapheme)的對應。
因此,在英語母語國家,學字母是同時學習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的。因為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所以聚焦音素的能力是語言能力發展中復雜的技能。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訓練也就和Letter Sound的學習同步進行了。
當一個單詞中最小的語音單位都能做到音形對應之后,將這些發音組合在一起,自然就知道一個單詞應該怎樣發音了,這就是英語國家重視Letter Sound的原因,也是Phonics(自然拼讀法)能夠做到見詞能拼、聽音能寫的奧秘所在。
當然,實際操作起來并非如此簡單。除了單個字母的發音外,還有字母組合的發音、一個字母可能會發不同的音、多個音怎么連起來等問題,這些也是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復雜之處。
北美小學及幼兒園階段如何使用Phonics(自然拼讀法)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從一字不識到一年之內能閱讀萬字章節書,其中的做法和原理我在《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書中有非常詳細的說明:以Phonics 的眼光來看,單詞不是由字母組成的,而是由音(Sound)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組成的。這和我們理解的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完全不同,在單詞和字母之間多了一個“音”,正是這個多出來的音讓老外具備了見到了生詞會讀、聽到讀音會拼寫的能力。而對音的辨別能力,正是靠耳朵多聽來鍛煉的。當然,音不只是需要辨別,還要求你把它發出來,也就是要大聲地讀,而大聲地讀又進一步強化了對音的辨別。這里引出了最重要的幾個概念:
1. 單詞是由音組成的,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組成的
2. 音是需要辨別的,依靠多聽來鍛煉這種能力
3. 大聲地讀,不但是說英語的需要,也是鍛煉辨音能力的需要
既然音如此重要,當然應該學字母的同時就同步學習字母的發音了。英語是人家的母語,老外的做法當然是更加科學的。雖然這一步只能說是站在了萬里長征的起點上,但至少,對音的充分重視,保證我們的起點不是在錯誤的方向上。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