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沖天·黃金榜上
宋 ·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在金字題名的榜上,我只不過是偶然失去取得狀元的機會。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王也會一時錯失賢能之才,我今后該怎么辦呢?既然沒有得到好的機遇,為什么不隨心所欲地游樂呢!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于公卿將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擺放著丹青畫屏的繡房。幸運的是那里住著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細細地追求尋訪。與她們依偎,享受這風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歡樂。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愿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這首詞作于柳永初次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之后?!包S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便說明他參試的目的很明確,狀元不奪。他自稱為“賢”,即使這次考砸了,也不過是“明代暫遺”。這便不得不說了,柳永實是有點兒“恃才狂傲”了呀!話說回來,柳永的心態和自我調節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不就是一次考砸了嗎?我作為才子一枚,又怎能僅僅因為這一點兒挫折便棄了這“平生歡暢”。于是柳永又參加了第二次科考,據說這一次是有幸“黃金榜上,幸得龍頭望”的。不過他的《鶴沖天》在完成之后便讓“有心人”送到了皇宮里這天下君王——皇帝的手中。于是乎,皇帝在看完后還極為贊賞的作品,在看到作品主人名為“柳永”時,便在大手一揮間,朱筆便批下了“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好吧,這下不只是明代“遺賢”了,這在大宋也成被遺的“賢”了。
“學而仕”是古代每一個讀書人的心愿,我想像柳永這樣“學而優”的人,入仕之愿應當是更濃烈的。二次科考失敗之后,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自此,煙花巷陌便多了一個“奉旨填詞”的柳三變?!安荒艹蔀槿松先耍潜愠蔀槿酥腥税桑》凑啻憾虝阂资?,怎能因功名,而廢了這平生歡暢。不如與意中紅翠依約丹青屏障,風光正好,才子佳人,自也是白衣卿相,歡暢時淺斟低唱,好不逍遙灑脫!”也許,柳永的“爭不恣狂蕩”只是表達了自己要無拘無束地過一種在封建社會中士人所不齒的流連坊曲的狂蕩生活,而“偎紅倚翠”.“淺斟低唱”等對狂蕩的具體說明,則是他對封建王朝失望過后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抗爭方式吧。以“出仕入煙巷”的極端來對抗“入仕求功名”的極端,以達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婆e落第的打擊,不得不說,柳永的逆反心理也被徹底的激了起來。
在封建社會中,功名之事,多少會有“暗箱操作”的影子,柳永的落第說是巧合,卻也難免存在“有心人”的故意為之?!耳Q沖天》一詞是作者自己的牢騷抱怨,可在說出自己內心無限心酸和對統治集團的譏諷揶揄之外,也道出了封建社會中許多失意知識分子的內心感受,故它能引起廣泛的共鳴??闪绤s也因此而完全刺痛,得罪了統治階級,至此一生終是與功名無緣了。
從整首詞的基調來看,其主導思想仍是積極的?!昂雾氄摰脝?,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這些話也充分表示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行動方向。據相關歷史證明,詞人也確實一生“煙花柳巷”為下層妓女填詞,達到了“凡有井水出,即能詠柳詞”的地步,并且獲得了“掩眾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為無以復加”的社會效果。
一個古人,在傳播工具落后的時代,其詞作能得到如此廣泛的流傳,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也許,年老時的柳永在回憶往昔歲月時,他也會不禁感嘆“幸而沒能進官場。”是的,幸而柳永沒能進官場。我雖不知柳永政治才能如何,但我深知柳永若是進了官場,其平生風流歡暢絕難勝過“偎意中紅翠”而為“白衣卿相”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