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給大家科普了抑郁癥復發的相關科普知識(點擊藍字回顧),其中提到,抑郁癥特別是在秋冬季,因為光照時間的季節性變化,會更容易復發。
01
如果在座各位的抑郁癥或雙相情感障礙的發作,和季節的四時變化有明顯關聯,并且呈季節性周期規律發作,比如情緒癥狀的發作和緩解常發生在1年中的固定時間,而且至少有兩次抑郁發作的病史,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季節性情感障礙了!
這個雖然這并不是獨立的診斷,但也算情感障礙的一個亞型。
通常來說,秋冬型季節性情感障礙,被稱作「冬季抑郁癥」,這是最常見的類型!比如有規律地在秋冬季發生抑郁,感到非常沮喪、疲倦、失去興趣和動力、嗜睡、食欲過度、晨起疲勞和體重增加,或抑郁和躁狂兩者交替出現。但在春夏季,這些癥狀會自然地減輕。
02
一些抑郁癥患者朋友也會有疑問,都說秋冬容易抑郁發病,那為什么我在夏天反而更煩躁呢?為什么我的病總在夏天復發呢?
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
上述這個情況其實叫「夏季抑郁癥」,也屬于季節性情感障礙的一種。
一般情況下,雖然是冬季抑郁癥多,但是,也有些人恰好在較溫暖的月份,比如春末至夏初,會發病,但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不太一樣,比如總會難以入睡,食欲減少,體重減輕,還可能會變得容易生氣、莫名煩躁。
03
生理周期節律紊亂、代謝慢、光照不足、缺乏維生素D等,都是最容易中招者的共性。
經過科學驗證,下面這四類人最容易得季節性情感障礙,要在發病的季節多加防范!
第一類:性格內向、敏感的人
這類性格人群,在情緒上更脆弱,會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寒冷天氣和季節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對天氣變化及其敏感,另外社交少,戶外時間少,光線暴露不足,都會加重情緒問題。
第二類:女性同胞
季節性情感障礙通常在成年期開始發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青年女性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要格外警惕。據研究,女性患季節性情感障礙的比例大約是男性的4倍左右。
第三類:室內工作者
室內工作會減少暴露在陽光下的機會,就會容易光照不足。尤其是體質較弱和較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很少通過體育運動來釋放內啡肽等神經遞質,也會更容易被這類疾病纏身。
第四類:生活作息不規律的人
現在很多人都習慣報復性熬夜,但殊不知,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可能會擾亂身體的生物鐘,而且生活作息不規律的人,也更容易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不足的睡眠、缺乏鍛煉等,這些因素偏偏卻又容易增加抑郁、雙相的風險。
04
要是你患上了季節性情感障礙,千萬別覺得天塌了沒得治了,因為醫學界已經找到了很多正規的方法來治療這個病!
1.抗抑郁藥物
大量研究證實,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尤其是舍曲林和氟西汀,效果不錯。另外,有研究證實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也是有效的。醫生建議一線治療可以使用抗抑郁藥聯合人工光照療法。有研究說,抗抑郁藥+光照療法優于單用抗抑郁藥或單用光照療法。
下面,就順勢給大家介紹一下光照療法。
2.光照療法
一提到季節性情感障礙,那一定會提到的一種療法就是光照療法。
科研人員發現,一些特殊的燈光可以幫助改善情緒。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冬季經歷情緒低落、疲勞等癥狀的人群,在改善季節性情感障礙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它不僅被用作季節性情感障礙的一線治療,還有預防效果。
這種療法使用光療燈,幫助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它的好處之一是,作為無藥物干預方法,沒有藥物的副作用。這種光線模仿了太陽的光,能夠影響人體內的生物鐘,調節患者的情緒和能量水平。當使用光照治療或光照治療與藥物治療聯合治療,在癥狀有所改善后,仍然建議在冬季繼續使用光照治療至少2周的時間。
3.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緩解季節性情緒障礙,幫助大家識別和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改善情緒和應對能力,培養積極的應對策略,更好地來應對抑郁情緒和應對季節變化。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這種治療方法的效果持續時間更長,在幫助我們長期維持情緒穩定方面有優勢。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的季節性情緒障礙患者,在治療后的兩個冬天中抑郁復發的次數較少,復發率為27.3%,而相比之下,接受光照治療的患者復發率為45.6%。
4.補充維生素D
季節性情感障礙患者可能更容易體內缺乏維生素D,所以,平常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油、三文魚、蛋黃、動物肝臟、牛奶等或補充劑。
戶外活動少,陽光暴露不足,也會容易缺乏維生素D,所以可以白天多出門走走,多曬曬太陽。但如果你是夏季抑郁癥,則要限制自然日光暴露,每日不超過13小時最好,另外可以開空調保持涼爽,尤其在夜間。
5.生活調節
保持規律作息來穩定我們身體的生物鐘;增加戶外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保持社交聯系,和朋友、家人一起參加活動;在家里增加自然光線的進入,保持室內明亮,都能幫助預防和改善癥狀。
點亮「在看」的小太陽,用指尖也能擁抱陽光!每一次轉發,都會離康復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