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
地球人在行動
公元1992年10月12日午下3時,在波多黎各市阿里希茫茫的森林中,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著名天文學家吉爾·塔特俯身操縱臺,開啟了地球上功率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與此同時,在加利福尼亞州巴斯托市附近的“戈爾茲頓”跟蹤站,她的副手開啟第二個望遠鏡,從而開始了人類歷史上一項最重要的大規模全面搜尋“星外生命”的計劃。這天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之際,科學家們期待著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有另一次歷史性的大發現。這個被稱NASACETI計劃的行動至少持續十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距離地球100光年以內的800
個與太陽大小及年齡相近的星球逐一測聽,首先瞄準的是距地球63光年的“幸運恒星”——RGO9548A星;二是在整個宇宙大面積進行同步檢測。目的是搜尋地外智慧生物發來的無線電信號——這可能是昨天,或者是幾千年前開始向地球發出的并以光速傳播的信號,由此判斷其天體是否有生命存在。
這只是類似行動中的一次最大型行動。在NASA- CETI之前,人類已進行了50多次小型行動的有限搜尋。1960年,美國國立射電天文臺首次用射電望遠鏡瞄準鯨魚星座的T號星和波江星座的E號星座實施了“奧茲瑪”測聽計劃。雖然這一行動失敗了,但為以后的類似行動開辟了道路。
1977年8月15日,俄亥俄州的射電望遠鏡從射手星座捕捉到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信號,被記錄成“哇”的一聲。
1986年10月10日,射手星座的40個有趣信號的一個被哈佛射電望遠鏡的多頻道地外生命檢測裝置(META)記錄下來。
1989年8月14日,META記錄了室女星座的一個信號,它剛好處于“魔頻”之間——外星人最可能用作廣播的波段。
1989年8月16日,鯨鰭魚星座發出的一個信號亦為META所獲,并同樣處于“魔頻”之間。
1989年11月15日,META記錄到的仙后星座的信號更象是來自人造物或外星人,至今未能在地球上找到它的來源。
1990年5月9日,蛇夫星座的信號被澳大利亞巴克斯射電望遠鏡記錄。弗德瑞教授認為這個信號最象外星人發送。
1993年6月8日,科學家們召開了“尋找發達外星有智文明發射的無線電波”年會。他們分析了宇宙中數萬億種無線電信號,發現有164種信號值得加以進一步研究,可能從中搜尋到外空存在智慧生命的跡象。
除了搜尋星外生命的信號,地球人類還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探索,夢想有朝一日與外星人會面。
1500年,中國明代發明家萬戶進行了人類用火箭上天的第一次試驗。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望遠鏡進行了首次天文觀察。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的第一架實用飛機試飛,實現了人類上天的夢想。
1942年,第一枚A-4火箭在德國問世,為近代航天事業的始端。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宇宙時代的開端。
1961年,蘇聯宇航員尤利加加林乘東方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沿軌道繞地球108分鐘,成為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人。
1969年,美國宇航員奈爾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1981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做首次軌道飛行試驗,跨入了可以反復使用的航天飛機時代。
……
這些個第一次,在人類進入太空的歷程上留下了光輝燦爛,永不磨滅的功績。走在人類行動最前列的是美國和前蘇聯。
自六十年代以來,美蘇兩國發射了幾十艘行星探測器,對太陽系的另外八大行星進行直接探測,以尋找星外生命。其中尤以對月球、金星、水星、火星和木星的探測最為成功。
對月球的探測,由蘇聯率先。1959年9月12日,蘇聯發射的“月球一2“成功降落在月球上并進行實地考察。同年10月4日,“月球——3”升空,拍攝了70%的月球背面照片,使人類初步認識了月球的真面目。1962年4月23日,美國發射的探測器“徘徊者—4”在月球硬降成功。1964年7月28日,美“徘徊者—7”用六架光導管電視攝象機拍攝了4306幅月球圖片。1966年1月31日,蘇“月球—9”首次實現月面軟著陸,用塔狀機械掃描電視攝象機拍攝降落點周圍的景象。同年3月31日,“月球—10”繞月飛行成功,成為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1967年4月17日,美“勘查者—3”在月球實行了軟著陸,發回182幅照片。1969年7月16日,美“阿波羅—11”載著三名宇航員登上月球,之后又接連進行了五次登月活動,共有12名宇航員在月球留下了人類的足跡,實現了人類祖輩月球旅行的幻想。
美國對火星的探測始于1964年11月28日,美“水手——4”升空,于次年7月14日到達距火星9800公里的地方,攝下了占火星表面1%的土地,送回22張照片。1969年2月25日和3月27日。“水手——6”和“水手——7”分別進入太空,于同年7月31日和8月5日到達距火星3390公里和3500公里的地方,發回202張照片,這些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的10%。1971年5月30日,“水手——9號”飛離地球,同年11月14日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成為第一顆火星人造衛星。在350天時間里繞火星698圈,發回7329張火星照片,幾乎覆蓋了火星的全部區域。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海盜——1”和“海盜
——2”相繼上空,于次年7月20日和9月3日分別降落在火星表面。1992年9月25日,美國再次發射火星觀測器,重新開始了人類對火星的“征服”活動。11個月后,這個觀測器將到達火星,對火星進行細致的探測,對火星的地理、礦物、磁場、重力場及大氣進行系統分析,以尋找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
金星被濃云密霧籠罩著,從地面上觀測比較困難。1962年8月26日,美國發射了“水手——2”金星探測器,12月14日到達距金星35000公里的地方。1967年6月14日,“水手——5”升空,于10月19日到達距金星5800公里的地方,發回了3000張金星照片。1978年5月和8月,美國又發射了“先驅者——1”和“先驅者——2”,于12月4日和9日分別進入繞金星的軌道。給44%的金星表面繪制了雷達地形顯示圖?!跋闰屨摺笔占降臄祿@示,干燥、灼熱的金星上有遭大水沖擊的痕跡??茖W家認為,金星曾有過初級生命形式的可能性。1989年,美“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再度升空,并從次年起繞金星飛行,目前已完成對金星表面99%的地貌測繪工作。
水星是距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八帧?0”在接近金星之后,于1974年3月29日、1974年9月21日、1975年3月16日三次接近水星,共送回5000張水星表面的照片,覆蓋了水星表面57%的區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1972年3月2日,探測木星的美國“先驅者——10號”發射升空,經過七億七千八百萬公里的行程,穿過危險的小行星的右測,在離木星13公里的云帶中通過。1973年9月6日,“先驅者——11”又上空,于次年12月2日從右側飛越木星南極地區。這兩艘探測器對這顆巨大的行星進行了一系列考察,發回了300多張彩色照片,獲得了大量資料。目前,“先驅者——10”正在繼續搜尋太陽風與星際空間之間的分界線,找尋太陽系內存在第十顆行星的證據。1977年8月和9月,美國又先后發射了“旅行者——2”,進一步探索木星和土星。目前,“旅行者——1”正處于太陽系大多數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同一軌道平面的上方?!奥眯姓摺?”已完成對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探測,處于太陽系行星運行軌平面的下方。通過對木星的探測,科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上生命的形態不可能發展到目前這樣高等的程度。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先驅者”和“旅行者”進行遙遠的星際旅行時,科學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將人類的信息送入了太空。在“先驅者”上,科學家各安裝了一個鍍金盤。盤上按同樣的比例雕刻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裸象。男的舉著右手,向宇宙中的“遠鄰”表示著問候之意。在男女人象的背后,有“先驅者”的外形圖象。盤的下方是太陽和九大行星示意圖。標志著“先驅者”來自第三顆行星——地球;左上方啞鈴般的圖案表示宇宙間最豐富的物質——氫的分子結構。如果具有一定文明智慧的外星人看到這塊金盤,必定會明白其涵義,并按圖示找到我們。
在“旅行者”上,科學家放置了標志人類起源和發展的信息——“地球之音”。由一個陶瓷筒、一根鉆石針和一張鍍金的銅唱片組成。密封在一個特制的鋁盒中,可以保存10億年以上?!暗厍蛑簟卑ㄩ_頭的113張圖片:有標明我們在銀河中的位置的譯成符號的圖表;有脫氧核糖核酸的圖式、染色體和人體解剖圖;海洋、河流、沙漠、山嶺、大陸、鮮花、樹木、昆蟲、飛禽、走獸、水生物以及雪花的形象;有各國風土人情、科學和文明的成就,其中有兩張中國的照片,一張是長城,一張是中國人的家宴場面。還有牛頓的世界體系的圖解,說明怎樣將火箭送入軌道。唱片中還有35種自然界的聲音,包括雷吼風嘯、鳥鳴獸叫、嬰啼人笑。還選錄了27部代表人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聲
樂作品,以表明音樂的符號和聲音之間的關系,其中的中國的京劇和用箏奏的古樂“高山流水”。唱片中還錄制了60多種語言的問候語,其中有中國的普通話、廣東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還有聯合國時任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親自口授的電文和美國前總統卡特簽署的賀電。電文中寫道:“這是來自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感情的縮影。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時代幸存下來,使你們能了解我們生活的情況。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以便加入到銀河系的文明大家庭。這“地球之音”是為了在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寄予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和我們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愿”。
人們期待著“旅行者”有朝一日與外星人相遇,并通過“地球之音”對我們有一個概括了解。
但是,對浩瀚的宇宙來說,“先驅者”和“旅行者”的航行速度實在太慢了,等它們在茫茫宇宙中遇上知音,恐怕至少也要幾百萬年或幾干萬年,可謂遙遙無期。
于是,科學家們只得另辟蹊徑。1974年11月美國阿雷希波天文臺305米射電望遠鏡向武仙座球狀星團M13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發射了一束信息。這個星團聚集著十幾萬顆恒星,距離我們只有24000光年,信號被接收到的可能性很大?!半妶蟆庇枚M制符號表示,如果外星人收到,即可將電文顯示出來:“這是我們怎樣從1數到10,這是我們認為有趣和重要的原子氫、碳、氮、氧和磷,這是生命遺傳物質DNA分子的基本組成的化學式?!厍蛉烁呒s176.4厘米,總人口約40多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封電報給你帶來一臺305米射電望遠鏡的問候,您的忠實朋友?!?/div>
1990年4月24日,價值15億美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隨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升入距地面664公里的空間軌道,開始了為期15年的宇宙探索。哈勃望遠鏡的清晰度比地面望遠鏡高10倍,觀察到的宇宙比地球上最好的望遠鏡詳細100倍到1000倍。它的能力等于從美國華盛頓能觀察到1.6萬公里外的澳大利亞悉尼的一只螢火蟲;所探測出的光線,相當于從地球上看清月球上2節手電筒的閃光??茖W家認為,哈勃望遠鏡將揭開人類探索宇宙新的一頁。
緊隨美蘇之后,世界各國也積極開展了空間技術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各國已發射了4000多顆人造衛星。其中中國成功發射了35顆,有13顆是返回式衛星。到2000年前,我國還將發射約20顆應用衛星,并研究開發載人航天技術。我國將于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中國還將在未來的兩年中,全面的建設空間站,我國的空間站將會在二零二二年開始全面建設完成,之后中國的航天員開始登陸空間站,從而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之后,又一個全面掌握空間站技術的國家。日本已擬定到21世紀中葉字宙開發的設想。這是繼目前正在實施的國際載人宇宙基地等項目的又一項未來計劃,包括從制造宇宙基地等人工天體到把月球和火星變成人類的生活圈。
不難相信,只要我們地球人類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在茫茫宇宙中覓到“知音”。到那一天,我們地球人將不再孤獨,千百年來困繞人們的不懈之謎也將會迎刃而解。
我相信會有這一天。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本文原載《青春》、《大時代》、《現代旅游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