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從青藏高原急湍而下,穿過無數崇山峻嶺,繞過無數急流險灘,以雷霆萬鈞之勢劈開三峽,涌出西陵峽口,終于擺脫了大山的羈束和礁石的阻攔,一瀉千里,浩浩蕩蕩向江漢平原奔涌而來,展示出江流壯闊,平野無邊的壯景。那水似脫韁的野馬,如騰越的巨龍,洶涌澎湃,氣勢磅礴。當年李白從白帝城登舟,“千里江陵一日還”,只感嘆了江水之急——“輕舟已過萬重山”,而把江水的浩蕩之勢給了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長江之水從西陵峽口而下,那是同黃河一樣壯觀的。其水勢勢不可當,尤如千軍萬馬橫掃敵陣,奔流到海不復回。
奔騰咆哮的江水給了我們一份壯闊,也帶給我們一份憂患。離西陵峽口百余多公里的江漢平原成為江水時時泛濫的地方。每到洪水季節,長江一改往日溫柔之貌,變得狂呼怒吼,桀驁不馴,任性所至,無所顧忌。尤其是從枝城到城陵磯的荊江河段九曲十八灣,河床淤塞水流不暢,江面高出北岸地面達12米之多,兩岸沃野時遭洪水蹂躪。故此人們感嘆“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州不怕刀兵動,只怕南柯一夢中”。僅從明弘治十年到1949年的452年間,荊江就平均6年潰口泛濫成災一次。于是人們在此筑起堤壩,用人定勝天的氣概牢牢鎖住這條放蕩不羈的野馬。這就是荊江大堤——一項在功績上堪與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
正是洪水上漲季節,我們登上大堤,去追尋它的歷史興衰。
早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即已倡修堤防。三國時東吳筑堰壅水抗魏,奠定中襄河堤根基。東晉桓溫令筑萬城堤——荊江大堤前身,故有“巍巍金堤,始自桓武”之說。其后,后梁開平年間筑“寸金堤”,北宋熙寧、南宋紹興筑“黃潭堤”,明成化筑“新塏堤”,弘治筑“文村堤”,到嘉靖年阻塞荊江最后一個穴口——內荊河穴口,始形成萬城大堤。千余年來,年年加以歲修,到1951年,荊江大堤全線相連,一道上起荊州城西北棗林崗,下迄監利縣城南,全長182.4公里的荊江大堤在荊江北岸巋然而立。
棗林崗——一個因大堤而聞名的地方。蜿蜒曲折的大堤就從這里沿江而下。大堤最首,一座古樸斑駁的廟亭述說著歷史的滄桑。其實,棗林崗這段堤防護衛的并不是主河道,而是它的支流——沮漳河。從這里往南十多里再曲折往西,才是荊江主河道。如今的荊江大堤,經過千百年的加高修繕,特別是近些年的整險加固,已是一道固若金湯的堅固堤防。堤面上水泥鋪道,兩旁是郁郁蔥蔥的防浪林。堤內坡綠草茵茵,堤外岸石塊砌岸,任憑狂濤惡浪,尤自巋然不動。如你從空中鳥瞰,那奔涌的江水就如一條黃龍,那隨行的大堤就是一條綠龍。兩條長龍相偎相依,蜿蜒而去,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站在大堤放眼望去,堤內側是一望無際的沃野和波光粼粼的塘淵。春天麥浪翻滾,菜花泛金;夏天荷葉田田,荷花裊裊;秋天一片金黃;冬天是江水最平靜的時候,也是原野最肅靜的時候。倘如一場大雪,那平靜的長江就成為銀色世界中一條閃亮的飄帶。
沿著大堤逶迤而行,我們聽到的是江水奔騰的歡唱,看到的是百舸爭流的壯觀。此時的大堤上,幾頭老牛悠閑的臥伏在堤腳旁,一群群山羊在草地上歡快的奔跑著.大堤時而傍江而行,時而又挽出一道垸堤,圍成一塊民垸。這一塊塊的綠洲在洪水泛濫時又會成為一片汪洋。而大堤在洪濤中就象一條潛行的游龍。
順大堤而行,來到極險處——觀音磯。這里有明遼王朱植為其母六十大壽修建的萬壽寶塔。塔八面七層,蔚為大觀。而今因堤身加高,堤面已高于塔基兩層。站在堤面,既可仰望塔頂,又需俯視塔基,這也許是世無僅有的奇觀。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在此駐足,視察和指揮防汛搶險。1998年長江最大的洪峰標志線依然嵌刻在觀音磯頭。汛期人們可在磯頭掬水洗足。枯水期,磯頭便高高聳立成為一座巍然屹立的峭壁。
與寶塔相鄰的是建在大堤中間的荊江分洪紀念碑。此碑建于1954年,為荊江分洪工程勝利竣工而建。大理石主碑南北兩側是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親筆題詞。碑頂紅星閃爍直指藍天。碑身浮雕著建設者的畫面。主碑兩旁,建有朱欄碧瓦、飛檐翹角的紀念亭。亭內小型紀念碑上鐫刻著928位參加工程建設的英模名字。此亭對岸,即是荊江分洪工程的北閘。一碑一閘,南北呼應。此時,漫步金堤,仰望玉碑,俯看大江,頓感一股激情在胸。
從此碑再下行40余公里,就來到著名的鎮江鐵牛。此具鐵牛于咸豐九年荊州太守唐際盛所鑄。據說是因為“蛟龍畏鐵,又牛屬土,土能制水。是以制鐵牛肖形,用示置鎮”。鐵牛前腿直立,后腿屈伏,目視大江,神態威嚴。其背鑄有銘文:“嶙嶙峋峋,其德貞純;吐秀孕寶,守捍江濱;駭浪不作,怪族胥馴。繄!千秋萬代兮,福我下民。”1958年,年輕的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就親臨此處,冒風雪視察了荊江大堤。
沿大堤順江而行,我們還可看到許多泄洪閘。滔滔江水可隨時向江漢平原輸入。昔日的孽龍如今已成為造福人民的福龍。而這又在極大程度上歸功于巍峨的荊江大堤。那廣袤富庶的江漢平原,那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和眾多星羅棋布的鄉鎮,無不得益于這金堤的護衛。那種“亂魚吹浪逐浮尸”、“千里汪洋只頃刻”的慘景再也不會出現了。
昔日的長城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這綿綿的長堤仍然發揮著它永恒的效益。荊江大堤——金堤,荊江的守護神!江漢平原的守護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