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何麗珍老師在《教師博覽》發表了一篇文章《中途接班,我的3個接班策略》,當時只是粗略瀏覽了一下?,F在看來,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這篇文章。開學后的兩周時間,用文字記錄學生的一點一滴,他們的交友、喜好、習慣、優缺點甚至口頭禪我都知道。(開學第一周,我沒有入戶家訪,沒有及時在班級群介紹自己,也沒有說明自己的語文教學風格等,因此家長們不了解我,開始為他們的孩子著急也正常。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班級的優良傳統都選擇了保留,延續踏實、奮進的氛圍。(多次回想,自己好像確實只有記語文筆記方式選擇了沿用一年級老師的方法。其他的方面,比如布置作業、批改作業、上課模式都是依據自己的經驗來。這個班學生及家長之前的情況,也向搭班老師摸了個底,但是沒有想到有家長希望我是“復制”一年級語文老師的機器。)曾經有學生給何老師一張紙條,寫道“為什么媽媽不能像老師那樣溫柔”。何老師在下發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便簽,回復道:因為媽媽是媽媽,老師是老師,我們對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愛的方式也不同。(開學第一天,第一次去這個班級的時候,我和孩子們做了一節課的交流:“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對老師有什么要求?對語文學習有什么期待?”班上的孩子們倒是慢慢在適應我的節奏,讀詞語會讀兩遍了,我讀課文時也會跟著我讀;作業也是按我布置的去做,不再分清什么時間只能做什么作業;批改作業時也是主動把作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但是我忽略了家長們的需求,因為一年級老師的耐心、細致、認真、負責,這個星期我也因為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對于家長建設這塊確實沒花功夫。從教十一年,中途接班六次,但只有這次讓我特別焦慮。今天,我得耐心和家長解釋這個作業問題,我還得在班級群發一份自我介紹。家長也是為了孩子好,李老師我也想這個班的孩子越來越好,那就一起努力吧!
開學后的兩周時間,我用文字記錄學生的一點一滴,他們的交友、喜好、習慣、優缺點甚至口頭禪我都開學后的兩周時間,我用文字記錄學生的一點一滴,他們的交友、喜好、習慣、優缺點甚至口頭禪我都知道。
開學后的兩周時間,我用文字記錄學生的一點一滴,他們的交友、喜好、習慣、優缺點甚至口頭禪我都知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