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感覺皮膚瘙癢,越撓越癢,還渾身出紅疙瘩,那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兩味中藥,地膚子、白鮮皮,他倆被稱為治濕癢黃金二藥。
中醫認為,有風則癢,有濕也癢。長時間待在潮濕的環境下,越濕越癢,并且濕氣還能化熱,熱氣不斷蒸騰,撩動心神,更是讓人心癢難耐。那么地膚子、白鮮皮兩味藥能很好地起到祛風邪、除濕毒之效。有這種問題的朋友,建議先收藏保存起來。
首先,我們來看地膚子。它其實就是掃帚苗的子,掃帚苗在農村隨處可見,在路邊、田野、山坡、房屋周圍,哪有土哪里就能見到它。鮮嫩的掃帚苗不僅能吃,還是中醫上的一味良藥。《本草乘雅半偈》中講:“地膚子之功,上治頭而聰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氣疝,外去皮膚熱”,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苦寒的種子藥,歸膀胱、腎經,可清熱、可下沉,同時味辛,以奇特的辛味進到機表,又可以,風邪散去,并且運用苦寒之性又能夠把濕熱血毒,收到膀胱來,通過增加排尿量,排泄出體外。
可以說,一味藥,既能夠清熱利濕、同時祛風止癢、利尿通淋,可以稱得上是皮膚病的天敵。臨床上對于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紅腫等各類皮膚疾病,治療效果都非常明顯。
那為什么要配白鮮皮呢?
白鮮皮,白是它的顏色,鮮是它的氣味,而且這種氣味就好像是羊身上那種特殊的氣味,所以善于行走,也能夠祛風,同時性寒,還能除熱。
《本草從新》說:“白鮮皮,入脾胃,除濕熱,兼入膀胱,行水道,利九竅”,所以,它不僅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還能干燥濕邪,濕和熱都沒有了,皮膚干爽,自然也就不癢了。
總之,二藥共用,煎水熏洗,能有效地清熱止癢、祛風利濕、干燥濕邪,將濕熱毒濁排出體外。真可謂是治療皮膚濕熱瘙癢的黃金搭檔!
如果你也有因濕熱導致的皮膚瘙癢,看看舌頭,舌頭厚,或者發黃滋膩,同時小便黃、味道,就可以參考這2味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