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葉偉洪:蘇子降氣行痰治療肺腫瘤案
▲葉偉洪,廣東省名中醫,東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專家,“東莞市技術拔尖人才”;曾任東莞市科協副主席,東莞市中醫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東莞市中醫院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廣東省先進中醫藥科技工作者”,“東莞市首屆先進科技工作者”,“東莞市促進科技進步先進工作者”稱號。葉偉洪臨床治療上講究“病證結合、標本兼顧、內外互補、筋骨并重”,善用“攻下逐瘀、活血通絡”的方法為骨傷疑難病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提出“未病先防,身心并重,科學養生,道法自然”的調護理念,對病人的全面康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梁某,女性,時年64歲,初診:2020年10月5日。
咳嗽,痰難咳出,稍氣促,無胸悶心慌,納較前好轉,寐可,大小便正常。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首診證候]
主訴:咳嗽半年余。
診查:輪椅行走,生命征平穩,呼吸音稍粗,無明顯干濕啰音,胸廓正常,腹部無膨隆。
[辨證論治]
診斷:肺腫瘤伴淋巴、骨轉移。
辨證分型:肺癌(肺氣虛)。
處方:
百部10g,炒萊菔子10g,炒紫蘇子10g,桔梗10g,炒苦杏仁10g,紫苑10g,姜竹茹10g,地骨皮10g,北沙參15g,桑白皮20g,甘草5g。7劑,水煎服。
[隨診過程]
二診:
咳嗽,較前稍緩解,痰難咳出,稍氣促,右下肢稍麻木。
處方:百部15g,炒萊菔子15g,炒紫蘇子15g,桔梗15g,苦杏仁10g,紫苑10g,款冬花10g,百合15g,雞血藤15g,瓜蔞皮15g,玉竹20g,甘草5g。7劑,水煎服。
三診:2020年10月19日
咳嗽,較前稍緩解,痰難咳出,稍氣促,右下肢稍麻木。
處方:太子參20g,鹽車前子15g,炒紫蘇子15g,芥子10g,桔梗15g,苦杏仁10g,紫苑10g,款冬花10g,瓜蔞皮15g,北沙參15g,茯苓15g,甘草5g。7劑,水煎服。
四診:2020年10月26日
偶有咳嗽,痰難咳出,稍氣促,右下肢麻木較前明顯緩解。
處方:北沙參15g,玉竹15g,百合15g,桑白皮15g,桔梗10g,苦杏仁10g,薏苡仁20g,茯苓15g,炒紫蘇子15g,炒萊菔子15g,太子參15g,甘草5g。7劑,水煎服。
[按語]
患者老年女性,診斷為肺癌,咳嗽咳痰,故方中以蘇子降氣行痰,使氣降則痰不逆;萊菔子消食導滯,使氣行則痰行;二者合用,痰化、食消、氣順。蘇子長于降氣,氣逆不降者以此為主;萊菔子長于消食導滯,食少脘痞者以此為主。紫菀辛開宣散、苦能降泄、溫和柔潤,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咳,款冬花甘潤而補、辛散溫通,有潤肺下氣、消痰止咳,共奏止咳化痰之功。■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