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藥效的成分,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營養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
秋葵(學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錦葵科秋葵屬性,亦稱黃秋葵、咖啡黃葵,俗名羊角豆、潺茄、毛茄。目前黃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
中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國內南方地區有種植,因其長相酷似辣椒,又稱"洋辣椒",用刀將其縱向劈開,怕是能唬住不少遠離庖廚的食客。性喜溫暖,原產地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亞附近以及亞洲熱帶。目前在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特點是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近年來,在日本、臺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
在美、英等國家被列入新世紀最佳綠色食品名錄的秋葵,因被許多國家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而被稱為“奧運蔬菜”。
據了解,這種原產于非洲的植物還有一個更容易被記住的名字“植物偉哥”,日本人稱之為“綠色人參”。具有增強身體耐力、抗疲勞和強腎補虛的作用,許多國家把其作為老人強腎補虛的藥品,咖啡的添加劑和借用品。長期食用黃秋葵,有護膚、健胃、保肝、強腎等功效。
種子可榨油,黃秋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
一、秋葵的營養價值
秋葵嫩莢富含有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C、E等,尤其是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含量在目前發現的動植物中位列第一。維生素A能保護視網膜,確保良好的視力,預防白內障的產生。
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含有鐵、鈣及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預防貧血的效果。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并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癥。含有維生素A,有益于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
黃秋葵不僅含鈣量與鮮奶相當,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有著相較于牛奶有較高的吸收率,故是理想的鈣源。
對青壯年和運動員而言,秋葵可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同時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種黏性液質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質、草酸鈣等,經常食用幫助消化、增強體力、保護肝臟、健胃整腸。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膳食纖維還可輕松帶走人體內垃圾,是很棒的營養減肥材料。
秋葵嫩莢豐富的植物黃酮,結合各營養元素能促進人體全方位的自我調理,從而確保內分泌平衡、抗衰老、抗疲勞、增耐力、血液循環加快等功效。
秋葵嫩莢還含有硒、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但含量并不特別豐富。
二、秋葵的主要功效
秋葵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維他命A和B群、鈣、磷、鐵等,以及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一定幫助。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 還可治療咽喉腫痛、小便淋澀、預防糖尿病、保護胃黏膜。
1、強腎補虛
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藥效的成分,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營養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經小鼠實驗說明:吃秋葵可以提高精液產量。
2、 保護腸胃
黃秋葵的粘性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有益于助消化,益腸胃。但是傳統醫學認為秋葵性寒涼,脾胃虛弱不宜多食。
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護腸胃之功效,而且它分泌的黏蛋白,也有保護胃壁的作用,還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癥,因此秋葵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對腸胃健康更是非常有益。
3、保護肝臟
黃秋葵的某些果膠、多糖有護肝功效。
4、防癌抗癌。
由于黃秋葵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
黃秋葵的粘性物質中含有50%纖維素有利防腸癌。此外,這種粘液還可用于醫藥方面,作為潤膚劑、鎮定劑和止痰劑。同時,黃秋葵粘液在食品行業可以用來增加冷凍奶制甜品穩定性和所有產品穩定性和可接受性,并且可以作為脂肪的替代品。
5、降血糖
秋葵的黏液中含有水溶性果膠與黏蛋白,能減緩糖分吸收、減低人體對胰島素的需求,抑制膽固醇吸收 ,能改善血脂,排除毒素;秋葵中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可以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分泌與作用、平衡血糖值
6、減肥
黃秋葵為低能量食物,合理搭配可作為減肥食物(如烤秋葵干)。
7、去疲勞
有一定的抗疲勞功效,但是效果不明顯。
8、抗衰老
研究發現,黃秋葵中富含黃酮(比大豆子葉中所含黃酮高300倍左右),具有調節內分泌、抗衰老等功效
9、美容養顏
秋葵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秋葵同時富含類不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可以保護皮膚,減少自由基損傷。
三、秋葵的治療功效
【附方】
1、治水腫:桐麻根、水楊柳、水燈草根各三至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腹水:桐麻根、蜂蜜各一兩,煨水服。瀉水后,另用槲寄生五錢,煨水服,可防復發。(《貴州草藥》)
3、治尿路感染,水腫:黃秋葵根三至五錢,煎服;或用干根粉,每次五分至一錢,開水吞服。(《云南中草藥選》)
四、秋葵的食用方法
秋葵可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做色拉、湯菜等,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鐘以去澀。它的屬性偏寒涼,燙熟后蘸摻有蒜末、辣椒末的醬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涼,但脾胃虛寒、容易腹瀉或排軟便的人,還是不宜吃太多。秋葵加入咖喱和其它調味料一起煮,味道便迥然不同,對秋葵不大習慣的人,不妨一試。
秋葵也能生食,洗凈后冷藏能保存幾天,鮮味不減。不過,秋葵跟蔬菜一樣,因為含有較多的鉀,洗腎病患要燙過再食用。料理時,可把氽燙后的秋葵,卷上培根,再撒點起司粉,用錫箔紙包覆后放進烤箱烘烤,由于秋葵跟起司都富含鈣質,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量。
注意:
1、用沸水氽燙一下秋葵可以去澀。
2、烹飪秋葵不能用鐵鍋,會變色。
3、為了保持秋葵的營養成份和口感,一般如果白灼,氽水時間不要超過三分鐘。炒制的話,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
4、秋葵切段炒的時候,會有粘液,有些人為了菜肴的美觀,會事先把粘液洗去再炒,其實絕對不推薦這樣做。秋葵的粘液正是它的營養精華所在,所以,不要怕粘,粘的才是營養的。
秋葵一定不要加水炒,大火爆炒變色即可。生一點比炒軟了好。生吃都可以所以不必擔心。炒久了營養就流失了。
秋葵的做法大全
1、秋葵小炒
材料:
秋葵、臘腸、大蒜、蔥姜、銀耳、鹽等。
做法:
(1)銀耳放水中浸泡,清洗掉泥沙后,并把根蒂去掉,撕成小朵。
(2)臘腸清洗一下,放鍋中蒸20分鐘,放涼后,將臘腸切成小片。
(3)秋葵清洗干凈后,切成片,蒜切片、蔥姜切末備用。
(4)鍋中水燒開,將銀耳放入水中焯熟,撈出瀝干。
(5)鍋中放一大勺油,油熱后下蔥姜蒜爆香,將秋葵下鍋翻炒,加入一小勺鹽,繼續翻炒,然后加入焯熟的銀耳,最后加入臘腸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2、蔥香秋葵
材料:
秋葵350克,大蔥20克,生抽8克。
做法:
(1)將秋葵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燙熟,撈出。
(2)將秋葵放入涼水中沖涼,撈出切段。
(3)大蔥洗凈切花備用。
(4)秋葵段盛入盤中,撒下蔥花,淋入生抽拌勻即可。
3、豆腐拌秋葵
材料:
秋葵300克,豆腐1塊,鹽1匙,素易鮮1/2小匙。
做法:
(1)把秋葵燙熟瀝干切成星星狀。
(2)在研缽里把豆腐和調味料磨勻再加入秋葵拌勻即可。
五、秋葵的適宜和禁忌人群
1、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合胃炎、癌癥、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別是青壯年、運動員、護膚女士、男士更應該多吃。
2、禁忌人群
秋葵屬于性味偏于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