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0歲楊麗萍的背影。
來自@楊麗萍 攝影 陳玲
照片中,她身穿露背演出服,玲瓏曲線顯露無疑,腰肢纖細,讓人完全看不出主人的真實年齡。
來自@楊麗萍 攝影 陳玲
還有之前被攝影師捕捉到的一幕,光影流轉下,纖腰楚楚。
你能想象這樣的狀態(tài),屬于一個60歲的人嗎?
她讓我們看到真正的“雀之靈”。馮小剛說她不是人,是精是仙...
在她自己看來,她就是自然的女兒,她來這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
1
仙女的背后
藏著極致的自律
看到她的照片,網(wǎng)友紛紛留言:線條太完美了!
她自己卻說:
離腿傷之前的狀態(tài),還有距離,繼續(xù)減肥...
作為一個天生的舞者,保持身材可以說是基本功。
曾經(jīng)有人采訪楊麗萍,去她的練習室,她打開飯盒,里面只有一小片牛肉,半只蘋果,一個雞蛋。
“人不管多瘦,吃了飯喝了水,胃就會鼓出來,不好看。”
對她來說,一個蘋果就是暴飲暴食。
每到兩天或者三天沒有演出時,她會給自己一個放縱的機會。
那就是:把一片蘋果換成一整個蘋果。
作為普通人,這種節(jié)食甚至是不健康的,有人問“餓不餓”
她說:“熱量已經(jīng)夠了。你看我還不是照樣跳舞,從沒有倒在臺上。”
“想到能帶來美好的東西,就心甘情愿。”
多年來,是這股熱愛的信念支撐她走過來的。
天生的舞者
看過她舞蹈的人,無一不為她表現(xiàn)出的靈氣所折服。
舞臺上的她,簡直勾魂奪魄。
作為一個白族姑娘,小的時候,楊麗萍最喜歡看村子里的長輩們跳舞,婚喪嫁娶、求雨、打漁插秧,什么都可以拿來跳。
小小年紀,在她還不明白什么是“舞蹈”的時候,熱愛的種子,就已經(jīng)扎根心底。
后來,父母離異,她又是家中的老大,在13歲的時候,她就進入了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隨后,她又被選入中央民族歌舞團。
現(xiàn)在人人都說“楊麗萍的天賦,多少年才能出一個這樣的。”
只有她自己知道,練功房里留下了多少汗水、摔了多少跤......
因為個性比較特立獨行,當時的她與周圍環(huán)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不過這些,都沒有讓她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
因為她是“自然的女兒”,早年那些根植于大自然、各民族的舞蹈經(jīng)歷,讓她的舞蹈充滿了超乎尋常的生命力。
除了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她還漸漸摸索出一套擁有極強的個人風格的“楊氏”孔雀舞。
1989年,她首次登上春晚表演《雀之靈》,驚艷全國。
許多人羨慕的當下,是用無數(shù)個夜晚的苦練,凌晨的淚水,忍著饑餓追求理想的日夜換來的。
回歸自然
春晚的舞臺讓她迅速積累名氣,那時,對于每一個表演者來說,春晚就是最大的舞臺,北京意味著更多機會。
然而,冥冥中似乎總有一種力量,牽引她回到那個生她養(yǎng)她的地方。
于是,正處于事業(yè)高速上升期的她,急流勇退,把戶口遷回了云南。
遠離喧囂的塵世,她迸發(fā)出更多創(chuàng)作靈感。
楊麗萍開始翻山越嶺,親自到各地大山中尋找有天分的青年,她把最原生態(tài)的部分搬上舞臺,充滿了野蠻生長的力量——
那就是《云南映象》。
然而,以一己之力支撐一個舞團并非易事,龐大的開支讓她自顧不暇。即使如此,冰冷的現(xiàn)實也沒有澆滅她心中的理想之火。
她開始不停地演出,用于支撐舞團,并且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多經(jīng)典的藝術作品。
成名至今,她用精湛的舞技和一片赤誠之心,活成了名副其實的“雀之靈”!
如今,60歲的她,依舊活得有仙氣又有靈氣。
她喜歡種花、種菜。
用她自己的話說:“工作、藝術、生活都三不誤。”
在我看來,她更像是把生活過成了藝術...
11月10日是她的生日,花甲之年,卻無兒無女。
曾有記者問楊麗萍:“作為女人,你沒有想過要一個孩子嗎?”
楊麗萍微笑著說:
“孩子有多種含義,螞蟻、樹都有博大的感情,種棵樹也是孩子,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作品也是。
所有美好的東西你都可以當作孩子一樣去愛。”
年齡、家庭,并沒有給她帶來太多焦慮和困擾。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老去,既然到了冬天,就享受冬天的美。
生活中,她在洱海旁建了一個月亮宮。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舞臺上,她依舊憑借一腔熱愛在舞臺上燃燒著、美麗著。
動圖來自soo gif
世界紛亂,她卻一早就把一切真相看在眼里。
即使曲高和寡,她也永遠不慌,不亂,站在原地,保持清醒。
她的灑脫,到了極致。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