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法官的壓力管理策略 蔣惠嶺
中國法官的壓力管理策略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 蔣惠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如何認識法官的壓力

    什么是壓力?當一個人所承擔的要求超出了他所擁有的資源時,便有了壓力。或者說,當某種刺激或者境遇超出了人們所能應付的范圍,從而表現出的激動、緊張、不安、威脅等心理體驗的總和,便成了壓力。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理論認為,壓力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它所引發的個體反應。這種論斷具有很強的技術性。當聽到法官們說起面臨的壓力時,感受到的卻不只是沉重的“技術”問題,更感受到這種壓力實際上是在談一項事業的興衰,一種職業屬性的存廢,一種理想追求何去何從。那么,對于法官來說,壓力有什么特別的嗎?難道與普通人面臨的壓力有什么不同嗎?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法官壓力的“壓力源”與眾不同,當然也有一些價值判斷和歷史因素在發生影響。

    第一,當前我國法官壓力有法律范疇的壓力,更有非法律范疇的壓力。法官以司掌法律為業,決定生殺予奪,分配公平正義。由于法官行使這一權力的唯一依據是法律,所以給法官施加壓力的有效“壓力源”也只能是法律框架內的壓力,例如依法免職、上訴發改、法律職務升降等。但在現實中,我國法官承受更多的是非法律范圍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具有不確定性、偶然性,解決起來更需要“綜合治理”。例如來自當事人情緒的壓力,來自敗訴行政機關的“小鞋”壓力,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等。這些在成熟的法治國家難成氣候的壓力,在我國當前卻大行其道。

    第二,當前我國法官壓力的來源不僅僅是個體來源,更重要的是體制機制來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工作壓力是一種全球范圍內的流行病”,但這在司法領域中恐怕很難涵蓋體制性、機制性的壓力。法官的壓力不僅僅是個體的、技術的壓力,更多是因為現行體制和機制與公平正義的表現之間的矛盾而形成的壓力。對于整體素質較高的法官集體來說,克服技術性的壓力并不是難題,但要克服因體制、機制而產生的壓力卻顯得無能為力。于是,體制機制壓力源成為影響最大的不可控的消極壓力。

    第三,當前我國法官壓力不僅僅是對法官能力的挑戰,更重要的是對法官法治信仰的挑戰。工作負擔重,工作條件差,甚至收入不高,這些都不會成為法官的致命壓力。而真正致命的壓力,是那些可能摧毀法官的法治信仰和正義追求的壓力。現實中分貝很高的法治“雜音”,被文化糟粕污染了的社會土壤,軟弱無力的保護盾牌,這些對憧憬法治并愿意為之獻身的法官們來說才是最殘酷的壓力。

    第四,當前我國法官的壓力不僅僅是個人的壓力,而且是法官集體的壓力。壓力管理理論認為壓力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其作用取決于個體的反應。但當前法官面臨的壓力中,絕大多數是對法官職業的壓力,對法官隊伍集體的壓力,而不是對某個法官的壓力。只是,對法官集體的壓力依然需要具體的法官來承受。

    盡管壓力管理理論已經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課程和技能,但常規性的壓力管理方法仍然讓法官們感到無奈。因為對于多數壓力來說,法官個人幾乎無力實施正常的壓力管理,對來自體制機制壓力源的壓力幾乎是束手無策。

    二、法官壓力的體現

    法官面臨的壓力多種多樣,有學者在以往的研究文獻中曾列舉過十多種甚至二十多種壓力。這里擇其要者列舉如下:

    第一,案件量壓力。這就是平時所說的“案多人少”“人案矛盾”。在一些案件比較多的地方,盡管司法輔助人員不足,辦案難度加大,但一名法官平均每年仍要辦理200、300甚至400多件案件。

    第二,審限壓力。無論案件增長比例多高,也無論法官數量是否增加,案件的審理期限沒有變化。看似法官的個人潛能無限,但實際上法官個人在承受這個無法回避的壓力。

    第三,權力干預壓力。這是當今司法界不可回避的一種壓力。盡管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排除權力干預,建立了登記、通報、追責制度,但在司法改革過程中這種體制性的權力壓力還將在相當長時間內存在。

    第四,人情關系壓力。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中,對于生活在世俗社會中的法官來說,人情壓力仍然是最難克服的一種壓力。

    第五,社會輿論壓力。在一些重大、有影響的案件中,法官乃至整個司法系統都會受到來自社會、媒體的強大壓力,有時甚至出現“媒體審判”的不正常現象。

    第六,當事人壓力。這里所說的當事人壓力當然不是來自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的辯論意見,而是當事人的“法外施壓”。哄鬧法庭、上訪鬧訪、騷擾法官……而司法又迫于各種壓力不敢采取法律措施。

    第七,責任壓力。任何人都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通常的道理。但對于法官來說,承擔責任的方式有別于普通人,也有別于普通公務員。如果法官為自己在遵守法律和良知的前提下作出法律判斷也要承擔責任,則成了消極壓力。

    第八,考核壓力。法官在正常履行審判職責的同時,還要常規性地接受院長、相關部門的考核。在中國法官管理制度下,考核關涉法官的未來發展,自然形成了巨大壓力。

    第九,保障壓力。法官的職責是神圣的,對于公平正義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但是,對法官的這種要求的實現必須有相應的保障支持,包括身份保障、任期保障、履職保障、待遇保障等各個方面。這種壓力可以通過工資收入、獨立程度、任期制度等體現出來,特別是工資收入方面的保障作用會在與其他行業的收入比較中體現出來。

    當然,沒有壓力的法官不會成為好法官,而關鍵是壓力的適度。目前,在缺乏系統的法官壓力度定量分析的情況下,個別法院對法官工作量作了測算,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量核定系統”,以反映各庭室的業務難度、工作強度和人力需求。但總體看來,法官在何種條件下可以承受何等程度的壓力,并沒有量化措施。這與一些國家和地區實施的當法官手中未結案達到一定數量時即停止分案的機制還有一定距離。

    曾有不少法官自稱屬于“弱勢群體”。雖然這種說法并未得到普通民眾的認可,但從法官的“壓力源”來看,法官的確屬于戴著強者標識但在重壓之下的“弱勢群體”。

    三、法官壓力管理的基礎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壓力是消極的,但也并不絕對。實際上,壓力可以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如激發創造力,工作更加出色。在充滿鼓勵的環境中,經常面對可控制的壓力,能增強你抵抗壓力的能力,而且還使大腦和身體保持最佳狀態。盡管如此,人們還是習慣性地把壓力分為“積極壓力”和“消極壓力”。

    1.壓力的雙重性

    如圖中所示,橫軸代表外界或自己施加的“要求”,縱軸代表在壓力下的表現。這個坐標圖是用來衡量人的適應能力的。可以看出:過低、適當或過高的要求決定了一個人表現的高低和走勢。由于個體的差別,即使是相同的要求,對一個人來說是激勵和挑戰并可以讓該人在自己曲線的最高點(段)發揮作用,而對另一個人就可能壓垮他。

    2.積極壓力

    如圖中所示,在曲線頂點左右的一段區間內,法官所面對的是積極壓力。當外界或自己設定的要求正好與自己的能力在同一水平線上時,即在頂點(段)附近,積極壓力會令你表現最佳、感受快樂。在此區間內,法官的表現會非常優秀,身心也會健康快樂。如果外界有了更高的要求(壓力),甚至會增加人的快樂感。

    3.消極壓力

    第一種形態:作為重負的壓力

    人類天生就能應付壓力,甚至應對巨大的壓力,但壓力持續的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如果壓力過大,持續時間太長,則工作的效率便開始降低,曲線開始向右側下降,這表示你將開始經歷消極壓力的第一種形態。先是會覺得要求成為一種重負,其實這并不意味著你的表現不夠優秀,但不同的是你已無法享受工作的快樂。超過頂點(段)之后,越提高要求(壓力)可能令表現越差。

    第二種形態:不是壓力的壓力

    當要求過低、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時,曲線開始向左側下降。要求過低,則會使人無所事事。但毫無疑問,中國法官面臨的消極壓力基本上不存在這種形態。

    四、積極壓力與消極壓力的轉化

    如上所述,如果法官面臨的壓力不夠大或者過大,屬于消極壓力;如果處在與法官承受力或表現大體相符的區間,則屬于積極壓力。現實中,積極壓力與消極壓力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有些消極壓力可以轉化成為推動改革、刺激創新的動力。例如,當信訪壓力成為困擾法官履職、影響法律權威乃至執政黨權威的消極壓力時,便引發了“訴訪分離”、信訪司法化的改革;當領導干預司法的壓力導致法官難以履行憲法規定的獨立審判原則時,則引發了過問登記、干預通報追責制度的建立,進而徹底消除不當干預。

    有些積極壓力也可能因夸大功能或混淆界線而轉化為消極壓力。例如,法官的考核是檢驗法官工作業績、督促法官勤勉敬業的有利的壓力,但如果不能堅持司法考核的客觀性和司法規律性,考核則會成為誤導法官行為模式的消極壓力;政治壓力是敦促法官顧全大局、落實法律根本目的的高端指引,但如果讓政治壓力隨意放大,或者領導個人假借“政治”名義謀取小利,則會演變為破壞法治的消極壓力。

    當然,有一些壓力屬于完全正向的積極壓力,激勵著法官依法正當履行審判職責,激發法官改革的勁頭和熱情。例如,法官在遵守職業道德標準的壓力;法官承擔符合司法規律的責任的壓力;法官在提升司法能力方面的壓力;法官在汲取新知方面的壓力;法官在保持開放的思想而不因循守舊方面的壓力;法官展現其內心良知方面的壓力等。有一些壓力則屬于完全負面的消極壓力,如領導干預獨立、法律問題的“體外循環”、司法公信危機等。

    五、減壓與增壓之管理

    根據壓力管理理論,通常考慮從三個方面進行壓力管理:一是解決外部壓力源問題。首先要確定壓力源的屬性,了解其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并了解它的可控范圍,以選擇正確的應對策略。二是解決壓力所造成的反應。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方法對壓力所引起的情緒、行為及生理等方面的癥狀進行緩解和疏導。三是解決個體自身的弱點。這就要求從自身分析原因,找突破口,改變不合理的信念、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實現對自己的提升、檢討,包括信念、知識、能力、行為等。因此,法官平時應當學習一些壓力管理的技能,掌握壓力管理策略,提高適應力,將自己置于積極壓力之下。讓適應力增強的不是壓力本身,而是由壓力到恢復、由壓力到放松的輪流交替。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體制機制的壓力源,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尋求解決法官壓力的根本出路。具體說來,當前的改革性策略應當采取以下行動或實現以下狀態:

    1.改良考核但須勤勉敬業。案件數量壓力是法官面臨的首要壓力并通過考核制度實現其作用。在案件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僅靠督促法官的結案率或審限內結案率會影響案件質量,便會生產“粗糙的正義”,甚至會刺激訴訟案件的增長,形成惡性循環。但把結案率考核改革為適當督促機制的同時,法官必須做到勤勉敬業。

    2.獨立審判但須道德高尚。法官的判斷應依法獨立作出,不受任何人干涉,但同時法官必須做到職業道德高尚。對司法權力施加壓力和監督是正常的,但必須符合司法職業特點,而其中之一便是依賴法官高尚的職業道德。

    3.履職豁免但須嚴格自律。法官問責制度與普通公務員不同,一方面享有民事責任豁免,另一方面是其正常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追究。與此同時,必須建立法官的嚴格自律機制。

    4.保障充分但須提升素質。提高法官職業保障的改革已得到中央強有力的推進,相信這一體制性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與此同時,必須提高法官的任職條件,改革法官養成制度,保證法官的精良素質。只有這一具有長期性和基礎性意義的改革措施才能讓充分的職業保障更具正當性。

    5.排除干預但須贏得公信。目前的外部干預多以監督、糾錯、警示的名義出現,而且很多當事人會以此名義尋求“正當的”干預。當司法的公信度提高之后,排除干預的改革措施便能真正發揮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認真對待面子
法治論壇
拒絕平庸——簡評《法治無禁區》
發揮司法在社會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論)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檢察工作(3)
發揮破產審判職能 依法處置“僵尸企業” ——湖北高院關于破產審判工作的調研報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墨竹工卡县| 大城县| 漳平市| 连山| 花垣县| 个旧市| 万载县| 寻甸| 黎城县| 平原县| 高州市| 南木林县| 汾西县| 湖口县| 沁阳市| 增城市| 祁东县| 西充县| 富平县| 台南市| 特克斯县| 磐石市| 常德市| 象州县| 大方县| 庆城县| 广河县| 武隆县| 峨眉山市| 天全县| 灵武市| 蒲江县| 冷水江市| 灌云县| 德化县| 奈曼旗| 深泽县| 陵水| 民丰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