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是情侶愛人們的節日,除了有大量的新人選擇在這一天結婚,也會有一大批男女在糾結如何趁著這個良辰吉日向心儀的TA表白。
當然了,也有一群人,他們還沒真正走到一起,仍然停留在暗戀的階段。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愛著對方卻還不確定對方的心意,今天推薦以下幾種心理學方法,幫助你們的感情快速升溫。
法則一:吊橋效應
吊橋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提心吊膽地過吊橋的時候,心跳會不由自主加快。
如果這個時候,身邊恰巧有一個人,那他就可能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
因此,通過吊橋效應,你可以從中獲得啟示,如果你想讓自己和喜歡的人的感情升溫,可以試著和對方一起去做刺激的事情,由情境導致的心跳加速,就能夠促進彼此的感情。
法則二:曝光效應
曝光效應,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在感情中,我們會對見面次數更多的人越容易產生好感。如果你天天見某個人,對對方的好感度會上升。
但是,注意如下幾種情況,難以產生曝光效應:
1)一開始就讓人感到厭惡的人,無法產生曝光作用,過多見面甚至更容易爆發沖突。
2)增加見面也要注意頻次,對方不想見你那就別糾纏不清。不給對方留一點個人空間,只能適得其反。
法則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指的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系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系也更加牢固。
這類似于一種逆反心理,別人越反對,當事人就越會去守護兩個人的感情,在一起好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繼續堅持在一起。
生活中也時常看到這樣的例子:父母或老師越反對兩個人在一起,這兩個人就越有可能不愿分開。
法則四:相似原則
假設如果有兩個人都在追求你,一個是和你在大部分問題上都有共同語言、共同想法的,另一個是事事都和你見解不同,聊不到一塊兒的。如果是你,會選誰呢?
答案應該顯而易見。
我們總是傾向于選擇和我們有相似地方的人作為自己的伴侶和對象。
那么相似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年齡、性別、種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會地位等基本的個人屬性特征。
你會發現,和你玩的最好的那些朋友,往往在這些要素上,都跟你很相像。
然后是性格的相似。
性格上存在差異的人,相處中更容易發生誤解和爭執,長時間的沖突,會使兩個人都感到沮喪和疲憊。
在性格和態度上有更多相似之處的人,則會因為彼此的一致而產生共鳴。這種被接納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加欣賞自己,于是也越來越喜歡和對方共度時光。
越是與你相像的人,越能跟你產生共情、越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你的處境。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想維持一段長期的親密關系,那么選擇處事風格和人格特質相像的人,關系會更穩定和諧。
最后,祝你和那個TA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