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益生菌?
世界衛生組織將益生菌定義為:活性細菌,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宿主健康有益。益生菌的特征:首先益生菌是活菌,只有活菌才能夠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其次就是要達到足夠數量時,對宿主是有利的,主要表現在可以使腸道菌群向更有益的細菌種類轉化,減少因菌群失衡導致消化系統紊亂、腸道炎癥或腹瀉。
2、寵物腸道如何保持菌群平衡?
寵物腸道中的細菌可以被分為三大類: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有益菌:凝結芽抱桿菌、枯草芽抱桿菌、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可以在體內合成犬貓所需的維生素,幫助食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抑制病菌生長、分解有毒有害物質。中性菌: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益生菌數量正常的情況下,中性菌對人體并不致病,但是當益生菌數量減少的時候,腸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護有害菌就會攻擊腸道,腸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會隨著有害菌進入血液,演變成“邪惡軍隊”。
有害菌:這類細菌的大量生長會引發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質,影響免疫系統。腸道菌群平衡指的是在腸道中所存在的多種微生物之間的比例是動態、相對的平衡。菌群平衡是腸道保持正常功能的必需因素。平衡的腸道菌群會使機體處于最佳狀態,比如體重會保持在4-5分的理想體態,類便的狀態和味道都很正常,寵物的行為和精神狀態也處在良好狀態。菌群一旦失去平衡,容易引起二重感染或重疊感染,即在原發感染的治療中,發生了另一種新致病菌的感染,常見的癥狀有:口臭、舌苔厚、腹瀉、便秘等。
寵物腸道保持菌群平衡的方法:
(1)盡量避免抗生素的使用。絕大多數抗生素都會對腸道菌群產生影響,進而破壞菌群平衡。
(2)在膳食中添加益生菌。益生菌不斷向腸道內提供新生力量,可以更有效的增加益生菌在其中的優勢削弱致病菌的危害。
像我們平時常接觸的益生菌,都有著獨特的功能,比如:枯草芽抱桿菌迅速消耗腸道中的游離氧,造成腸道低氧,促進有益厭氧菌生長間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長;
凝結芽抱桿菌的作用包括:進行乳酸發酵,產生的L-乳酸能降低腸道pH值,抑制有害菌,并能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產生多種類的分解酶,例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并且可以將多糖降解為低聚糖,同時也可以產生一些營養物質,例如氨基酸、維生素、短鏈脂肪酸等,有利于腸道吸收,促進生長性能、改善非特異性免疫:調節與免疫相關的蛋白,有效減少病毒感染時的白細胞介素-8(IL-8)的分泌,增加白細胞介素-10(IL-10)的分泌。
雙歧桿菌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機體需要的維生素,促進對礦物質的吸收,產生有機酸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在凈化腸道環境、刺激免疫系統,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3、益生菌對寵物有何作用?
腸道是數萬億細菌的家園,這些細菌會對寵物的機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益生菌最重要的功能是防止“有害”細菌的對腸道的侵染。益生菌通過競爭空間、分泌抗菌物質、滋養腸道細胞和創造對病原體不利的酸性環境來防止潛在的致病菌的繁殖。此外,益生菌還可以對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幫助焦慮的犬保持平靜,這也是有關腦腸軸的研究越來越備受關注的原因。
腦腸軸是由[中樞、腸道和自主神經系統以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 組成的雙向交流通路。迷走神經、免疫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神經遞質和代謝物以及腸道微生物群是在腦腸軸通路中發揮各自機制效應的關鍵節點。在腸胃道中菌群的刺激下,腸道表皮細胞分泌生理調控訊息,這種調控訊息會:誘導產生局部免疫反應;經由自主神經系統,將生理訊息傳送至大腦中樞,進而影響中樞內分泌系統及中樞免疫系統。
4、一款好的寵物益生菌應具備哪些特征?
在RA Kekkonen等人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了不同益生菌菌株對細胞因子的影響,從該報道中不難看出,即便同屬于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LGG、鼠李糖乳桿菌LC705、瑞士乳桿菌1129、瑞士乳桿菌161對白介素-10的影響也截然不同。其中,瑞士乳桿菌1129在與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達到2:1的時候,鼠李糖乳桿菌LGG在與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達到50:1的時候,可以介導IL-10產生;而瑞士乳桿菌161和鼠李糖乳桿菌LC705在三種比例中均無介導IL-10產生。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可以了解到一款好的寵物益生菌應該具備以下特征:在食用前可保持存活活性;對胃酸和腸道酶的消化有抵抗力;可減少或防止致病菌在腸道中的粘附;生成不利于“有害”細菌生長的產物;促進腸道菌群的正常和平衡狀態;具有安全性,適用于寵物。常見益生菌包括:乳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乳酸片球菌、發酵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凝結芽抱桿菌、枯草芽抱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
注意:益生菌產品標簽上的CFU越大并不意味著它越有效,除非有研究表明使用更高劑量能帶來更多益處。益生菌也具有劑量依賴性,應該關注其最佳攝入劑量;對于需要定殖在腸道內的益生菌,活菌數量更高意味著在經過胃液作用后,可能有更多的活菌能夠進入到腸道,從而能夠定殖下來;對于更關注其細胞內代謝物的益生菌,活菌數就顯得意義不大,而更需關心其有益代謝物的含量。
除了劑量,益生菌的效力也依賴于菌株。同一種屬中的不同菌株可以產生非常不同的效果,因此,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實現互補作用,反而還有可能出現相互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