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管理中,企業老總由于決策的需要,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單位的財務情況,除了聽取財務人員的匯報之外,親自把會計報表拿來看看,有時能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
看會計報表的過程,實際上是財務分析的過程。看報表,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了解什么情況,才能有的放矢的去抓取相關信息,從會計報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本單位如下幾方面的信息:1、企業短期償債能力;2、企業長期償債能力;3、企業經營管理能力;4、企業獲利能力。如果動態地跟蹤分析有關財務指標,就能較容易地找到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如果和同行業企業之財務指標作比較,就能掌握本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地位;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使企業的財務狀況良性循環,下面筆者就這4個方面作簡單的介紹:
一、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表)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此指標表示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元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擔保,反映了企業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
對企業來說,過高的流動比率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資金浪費,同時也表明企業過于保守,沒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而流動比率過低,則表明企業短期負債償付能力較弱,財務風險較大。
西方財務管理界人士認為,流動比率為2,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約占流動資產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大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于流動負債,企業的短期負債能力才有保證。當然,這一比率是一種靜態的衡量方法,它假定企業已瀕臨清算,而沒有從持續經營的角度給企業一個動態的估價。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在流動比率的基礎上,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剔除,使此財務比率反映短期償債能力更準確。因為存貨用于償付短期負債,存在以下不確定因素:
(1)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 (2)由于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損失報廢還沒作處理。 (3)部分存貨已抵押給債權人。(4)存貨估價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
影響速度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帳款不一定都能變成現金,實際壞帳可能比預計的壞帳準備金要多:季節性的變化,可能使報表的應收帳款數額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3、保守速動比率
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凈額)/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中除存貨存在不確定因素外,還有一些流動資產,其流動性也較差,如待攤費用、預付費用等,因此,將這些項目扣除后的現金比率反映短期償債能力更準確。
二、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表)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負債比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它主要反映企業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 從企業投資人的角度看,此比率在可承受風險范圍內應盡可能高。因為,投資人投入的資金最終要以投資收益相回報,而當全部資金投資報酬率高于企業長期負債所承擔的利息率時,企業投資人的自有資金收益率的高低與負債比率是同方向變化的。也就是說,負債比率越高,自有資金收益率也越高。所以在財務分析中,常把負債比率稱為財務杠桿,它與財務風險成正比。企業究竟應該確定什么樣的負債比率,取決于對本企業資產報酬率的預測狀況,以及未來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將二者作權衡后,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
2、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總額。這一指標表明企業在交納所得稅及付利息之前的利潤和利息支出的關系,實際上企業在交納所得稅和支付利息前的利潤才是真正能支付利息的利潤。計算這一比率的目的有二個,一是可以將每年的營運利潤視為償債基金的基本來源;二是一旦這一比率降低,便可預警企業發生了資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