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小讀者張志斌【726】
疫情來襲之后,居家隔離的家長們,并沒有因為外出受限,而降低了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
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出不了門找教輔機構,那不是還有網課嗎?
于是乎,網上教學,迅速取代傳統線下教育,成為了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教育方式,沒有之一。
然而……
孩子在電腦前上課,一會點點鼠標,一會點贊小心心、一會截圖畫畫、一會關機開機……
當你在孩子面前時,孩子是認真乖巧努力學習;
當你不在孩子面前時,孩子會喝水、廁所、閉目養神
孩子在學習嗎?不知道!
孩子在思考嗎?不知道!
孩子在聽講嗎?不知道!
孩子在走神嗎?不知道!
家長唯一知道的是,孩子一直和電腦在一起,至于認真聽講還是神游四方?
這,是一道超綱題。
孩子無奈,家長焦慮。
有媽媽說:家有男孩,9歲。孩子兩個月的網宅學習,讓自己早早地患上了高血壓。因為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寫了也拖到很晚才交,老師告狀,孩子還叛逆。
自己生氣,但又無可奈何。
這種情況還不是最糟糕的,相比而言,職場媽媽的處境更艱難。
一方面,她們急切地想要回單位工作;
另一方面,還要照顧孩子上學。
很多媽媽反饋:“以前生活給自己暴擊,現在是孩子、工作和生活三重暴擊,加攻擊的那種暴擊。”
媽媽愁,爸爸們有切身體會嗎?
有!
有爸爸說:老師直播講課,孩子和同學聊天。便捷的工作不是方便了孩子學習,是方便了他搗亂。
很多寶爸處理這種情況也是簡單粗暴,基本上離不開咆哮、訓斥加責罰三板斧。
因為上網課,把寶爸們逼成“暴躁的獅子”
網課的威力,在此可見一斑。
面對不開心孩子,不開心的爸爸和媽媽,我們要怎么辦?
在三者中,爸爸媽媽是大人,所以需要我們先做出改變。
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我們首先要學會的是,先學會照顧好自己。
先做深呼吸,最好三次,因為很多時候一次還平靜不下來,那你就來三次。
然后心里默念“孩子是我親生的,隨我!”。
有時我們可能意識不到,孩子就是你的鏡子,他每天在模仿的你聲音,你的動作,你的思考模式,當你說話喜歡吼叫時,在孩子能力到達時,他也開始和你吼叫了。
我們要學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只有我們把自己照顧好了,孩子才能變得好。我們看看我們的焦慮是從哪來的?
如果你已經開始上班了,在上班時,你已經透支了大量的心力和能量,當到家看到孩子的各種情況時,你的耐心已經余額不足。
幾次的深呼吸,就是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自己的狀態。
同時要特別感謝我們孩子的到來,如果孩子優秀,感謝我們擁有這么優秀的孩子,如果孩子沒有那么優秀,要感謝我們擁有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的五步法,去處理。
比如:假裝沒看到
比如:給出你希望孩子去到的方向
比如 :從眼前的課開始補起
比如:陪伴
當孩子聽課時,你先不要離開。
用感同身受的想法,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媽媽想看看,老師講的和媽媽講的是不是一樣!
與此同時,邊聽邊和孩子討論,挖掘孩子興趣點,隨時關注孩子是否明白了課程的難點。
并不失時機地夸獎他。
如此三番之后,你可以離開了。
李躍兒老師的五步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是非常有價值的!孩子學習的熱情有了,孩子學習的狀態自然就好了!
這個特殊時期,父母都很難。
其實孩子們也一樣,他們面對新的學習方式,也有不適應,不能一起和孩子們面對面玩,不能有小伙伴的陪伴,他們也很不爽。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難過的時光,
也許,不久的將來,你會感謝這段時光。
在此特別感謝飛龍老師的傳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