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志斌公眾號的第1389篇文章
今日 二零二三年 農歷八月十五
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工作能力不差,也任勞任怨,但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情緒失控,導致事件結果很差勁,給自己打了一個大大的負分。
一位優秀的職場人,除了有出色的工作能力,還有更重要的是情緒管理的能力。
對于情緒管理不僅關乎工作,同時良好的情緒管理者可以成為幸福感很強的人。
我們來看看,有出色工作能力的朋友,為什么會出現情緒失控?
第一點,自己的工作很忙很累,卻沒有被人理解。
比如現在的工作負荷已經很大,卻又來一個必須有自己去處理的事情,這時候自己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而上級沒有充分的理解,卻要求必須去做這件事情。
第二點,壓制了很久的心里情緒,在那一刻決堤。
心里的情緒很多時候是積攢下來的,之前遇到的心結得不到打開與疏解,導致積怨越來越大,在這一刻爆發。
第三點,沒有了安全感,破罐子破摔。
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上級又要求必須解決,而自己的確是沒有時間去解決,因為手邊還有比較重要的事,最后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只能撂一句狠話。
這是從本人角度的思考,那如何破解這個問題呢?要想破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對這個事情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第一,自己要保持一個反思的能力。
《姬氏道德經》道理卷 初節中講“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矣。”
意思是
“知道卻從不自以為知道,就是最高尚的優點;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就是最大的缺點”。
做到知道與不知道,首先要有思考的能力。現在忙碌的我們,真正的思考的時候很少,空閑的時間,大多刷了小視頻,被即時滿足占據了。工作很忙很累,也不愿意在想和工作相關的事。
作為一個優秀的、卓越的職業人,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這里邊難點在于,你自己不愿意去思考,組織也沒有這樣的安排環節,讓你去思考。導致之后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第二,嘗試站在上級的角度去解決這個事。
有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容易陷在思維的繭房里,容易裝在牛角尖里,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是因為我們思考的維度不夠,層級不夠。
比如小朋友要拿到比他高的糖果時,會感覺這個太難了,但一個大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到高處的糖果。
我們自己的思維角度,有可能就如同拿不到糖果的小朋友一樣,只因為自己的思考高度與維度的差異。
第三,意識到情緒失控的危害。
自己以往工作都很不錯,但因為在這樣事情的處理上,給自己倒扣了分,老板本想安排更多機會給你的,卻不得不重新思考。
在自己情緒失控時,不僅事情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同時自己生氣也很傷自己的身體。
有一項實驗表明,情緒失控者在暴怒時抽到的血清打給實驗鼠,會導致實驗鼠死亡。
自己生氣時真的很傷自己的身體。
當認識到了這件事的問題,其實也就有了解決的辦法。多做反思,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去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找上級溝通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
生活是一個人一生心的修煉,工作是其中一個修煉場。成為哪個層級的人,就看你修煉到哪個層次。
多經典,讓經典融入我們自己的生活,我是張志斌,歡迎你也一起來讀經典,感受中華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