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千古絕唱的詩句,使黃鶴樓名聲大噪。相傳黃鶴樓始建于三國,唐時名聲始盛,宋之后,屢毀屢建,1985年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
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第一次去黃鶴樓是80年代末,曾留下青春歲月的記憶。時隔30年,武漢疫情解封后,2次夜登黃鶴樓,無論是《浴火重生》交響曲的震撼,還是《夜上黃鶴樓》的浪漫,我對黃鶴樓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
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龜蛇鎖江,湖光山色,得天獨厚。
兩江游輪之旅,一船連三鎮,江上看武漢,欣賞另一面的武漢,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從2018年開始,多次夜游長江,與長江親密接觸,感受每一天不一樣的大武漢。
浴火重生
弦歌雅樂乘鶴來,字字聲聲贊英雄。2020年11月3日晚,黃鶴樓腳下奏響大型原創交響曲《浴火重生》
從疫情突發、集結出征到初見曙光,終獲重生,跟隨曲目,聆聽音樂,在城市地標黃鶴樓下,除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更是那至暗時刻一路走來的百感交集。
音樂承載歷史印記,伴隨著雄偉的黃鶴之姿,致敬英雄的城市和人民。
作品以鳳凰經受住烈焰的炙烤,終涅槃重生翱翔天際,如同眼前重建的黃鶴樓,雄踞蛇山之巔,展翅欲飛。
“夜上黃鶴樓”,歷史通過光影投射和現場表演展示,行浸式體驗項目,一場古與今的對話,一場古老與科技的結合,宛若走進一幅畫卷,感受一場視覺盛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一聲吆喝,琴聲陣陣,走在熱鬧非凡的古樓商業街里,在詩碑廊里穿越回兩千多年前,黃鶴樓壯觀夜景魅力無窮。
站在黃鶴樓上,看腳下滾滾的車流,感受城市發展的脈搏。
登樓360°鳥瞰武漢絕美夜景和長江燈光秀,體驗大江、大湖、大武漢的雄奇與雋美。
黃鶴樓是盛唐留下的雋永記憶,崔灝和李白在歷史長河中'聯名推廣’,夜登'千古江山第一樓’,在光影交錯中感受她的千年變遷。
相對于白天,武漢的夜晚,溫柔許多。夜色闌珊,流光溢彩,兩岸璀璨燈火,城市美景讓人震撼。
2018年4月,長江兩岸夜景讓來自黃河邊的攝影老師感慨不已,武漢,真的很美。
2019年4月,“點亮長江,暢游武漢”,致敬勞動者光影秀,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堡。
參與一個其中方隊,地面防控交通擁堵,現場人流水泄不通,最終突破重圍,趕赴一場盛宴。
2019年6月,華燈初放,璀璨倒影,兩岸華章。
和同事一起坐等夕陽余暉,步行登上橋頭堡,欣賞黃鶴樓、大橋英姿。
2019年9月,中秋節前夕,和家人一起乘坐輪渡看燈光秀。
長江兩岸燈火通明,五彩繽紛,江面上穿梭著彩船,從天邊劃來。
一束束燈光直通夜空,照亮了整個江面。
2021年4月,武漢重啟1周年,全球推薦英雄城市,兩岸燈光秀,一如既往的美麗。
江風暖暖,外地游客越來越多,新晉網紅打卡地。
夜幕下的武漢讓人沉醉,讓人著迷,這就是大江大湖的大武漢。
僅以此篇圖文,紀念武漢重啟2周年,截止4月11日,武漢新增12例無癥狀感染者,連續三天全員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