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是中國道教史上最富魅力的“活神仙”之一,也是八仙的核心人物。自宋代以來,他在民間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在人們心目中,他是一位鋤強扶弱的“神仙俠客”。
如果要選出一位在民間影響最大的道教神仙,恐怕非呂洞賓莫屬。呂洞賓不僅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在八仙中他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
八仙的組合,本來東一個,西一個,要把這些人湊成一套班底,必須要有一個中心人物,而這個中心人物,毫無疑問就是呂洞賓。為什么這樣說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呂洞賓是與其他七仙聯(lián)系最多的一個。在流傳至今的所有八仙故事中,八仙中互 有師徒關(guān)系最多的就是呂洞賓,其次才是鐘離權(quán)。其他幾位要么是“單線聯(lián)系”,要么互不相干。何仙姑是呂洞賓的門徒,曹國舅和韓湘子則是呂洞賓和鐘離權(quán)共同度化的。連一度進入八仙行列的劉海蟾,也是呂洞賓的弟子。所以,八仙的中心人物就是呂洞賓,通過他的穿針引線,才逐漸組成八仙這個小團體。
《歷代神仙通鑒》稱,呂洞賓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呂渭官至禮部侍郎,其父呂讓曾當過太子右庶子和海州刺史?!读邢扇珎鳌贩Q,呂洞賓生于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時,出生時異香滿室,天樂浮空,一白鶴自天而下,飛入其母床帳中就不見了。未滿周歲時馬祖見到他,說:“此兒骨相不凡,自是風(fēng)塵外物,他時遇廬則居,遇鐘則扣,留心記取。”預(yù)言呂洞賓將來會在廬山遇見真人,還會與鐘離權(quán)結(jié)緣。
據(jù)說呂洞賓少年時十分聰明,能日記萬言,出口成章。成年后身高八尺二寸,臉色淡黃,有些小麻子,三綹髭須,喜戴華陽巾,穿白長衫,系一條黑布帶,長得有些像張良,又有些像司馬遷、張良的樣子,《史記》有記載,稱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而古代留傳下來的司馬遷像,就是一副書生模樣。由此看來,呂洞賓的模樣應(yīng)該頗為英俊,加上身材修長,肯定風(fēng)度翩翩。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呂洞賓像,估計就是根據(jù)這些描述畫出來的。
元、明時期還傳說,呂洞賓雖然天生聰明,文采出眾,但在仕途上并不如意,曾三舉進士不第。后來游廬山,遇到火龍真人,獲授“天遁劍法”。四十六歲時,在長安酒肆偶遇鐘離權(quán),鐘離權(quán)勸他棄儒修道,并點破他的“黃粱美夢”,令他頓時醒悟。隨后鐘離權(quán)又“十試”呂洞賓,考驗他是否已經(jīng)六根清凈、凡心全無。經(jīng)過了 這么一番考驗后,才正式收呂洞賓為徒,把“上真秘訣”和“靈寶畢法”傳授給他,還贈給他幾粒靈丹,助他修煉。呂洞賓的這些奇遇,似乎應(yīng)驗了馬祖當初的預(yù)言。但這些故事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
呂洞賓修煉得道后,“步履輕疾,頃刻數(shù)百里,世以為神仙”。然而他不愿上天界成仙,發(fā)誓愿“必須度盡天下眾生,方愿上升”, 從而在民間博得越來越多的信賴。
《列仙全傳》稱:“洞賓既得云房(即鐘離權(quán))之道,兼火龍真人天遁劍法,始游江淮,試靈劍,遂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余年,常游湘潭岳鄂及兩浙汴譙間,人莫識?!眳味促e除蛟害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廣。傳說江淮地區(qū)有一蛟精經(jīng)常為非作歹,禍害人間。或作雷雨,破壞州縣民房;或興風(fēng)鼓浪,翻覆往來客船;或化為人,淫亂良家女子。官府百般設(shè)計除掉蛟精,總是難以見效,便貼出告示,求異人除此大害。正好呂洞賓云游于此,便主動請纓降服蛟精。只見他走到江邊,拔出寶劍,大喝一聲,將劍往水中一擲,須臾淮水盡赤,一大蛟浮于水面,看上去已經(jīng)死了,其劍復(fù)自行躍入鞘中,眾人無不驚異。
呂洞賓扶危濟困的故事也數(shù)不勝數(shù),如《安慶府志》記載:“(呂洞賓)曾至桐城呂亭驛畔,遇一孝婦取水事姑,至此息肩。指示之曰:‘此間自有甘泉,不須遠去,遂拔劍劃之,泉為涌出,至今方池數(shù)武,泉出沙間,雖大旱不竭,名洞賓泉?!?/p>
呂洞賓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在民間傳說中,他不僅為平民百姓治病解難,除害滅妖,而且外貌瀟灑,性格幽默,經(jīng)常游戲人生,不拘小節(jié),平易近人,符合老百姓的欣賞趣味,所以特別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