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最可怕的痛苦 —— 不存在感

原文刊于 2015

01

向內的恐懼 與 向外的痛苦

當我向內觸 —— 是比一切可怕經歷更恐怖的 —— 不存在感。當我向外抓 —— 則是實實在在的 —— 兩個人的痛苦。

被督導的時候,我回憶一生,想找出最痛苦的事情。卻有點驚訝地發現:媽媽因為恨爸爸而準備毒死我,爸爸因為被媽媽激怒而威脅砍死我,并不是最可怕的時候。

雖然這兩件事情分別在我青春期和進入社會時發展成被迫害妄想,但通過回憶起妄想的來源,挺容易就治療好了。

治療某種癥狀,其實相對容易。癥狀帶來的痛苦,也不是最可怕的。那什么才是最可怕的呢?

我感受到的是:通過向外抓,即“投射”來回避的不存在感。

根據客體關系理論,嬰兒最初具有全能控制感 —— 認為母親和世界與自己混然一體。當然這是成人的解釋,嬰兒并不理解有母親和世界的概念存在。

如果母親足夠好,嬰兒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滿足。對此我的理解是,嬰兒通過母親的及時反應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

然而母親的照料總會有不及時的時候,這時候嬰兒就把“不及時來哺乳”的乳房視為壞客體,通過擊打或撕咬等攻擊性行為把焦慮投射給壞客體。

嬰兒的焦慮,尚未有確定的理論解釋它從何而來,它經常被稱為“死本能”。

這時候,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她會抱持住嬰兒的焦慮,將其化解。

相反,如果母親沒有抱持住,反而變得焦慮,甚至攻擊嬰兒,也就把嬰兒投射的壞客體內攝,內化成真的壞媽媽。

嬰兒感覺自己如同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離破碎。為了適應糟糕的環境,嬰兒形成了“假自我”。

假自我,看上去是一種妥協,是對全能控制感一定程度上的放棄,實際上是對真實自我的防御。而如果全能控制感得到足夠的滿足,才是嬰兒今后放棄全能控制感,將自體與客體區分開來的基礎。

02

媽媽 與 世界

嬰兒通過母親的臉,也包括母親的其他肢體語言來認識自己,也就是“鏡映”。如果嬰兒看到母親溫柔關切的笑容,嬰兒對自我的印象也是溫柔美好的,認為自己值得愛和尊重。

最可怕的是,母親對嬰兒的需求冷漠,不予以回應,此時嬰兒無法通過“鏡映”內化自我。我猜想這就是我自己內在最恐懼的感受的來源。

我以前經常出現一種夢魘,就是突然間墜落,下面是無底深淵。現在可以比較好的理解夢的含義:這種夢魘描述的是失去抱持的感受。

抱持讓嬰兒感覺自己會被抱住,而不是跌落或被拋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下地獄”而不是“上地獄”。失去抱持,對于嬰兒就是地獄般的感受。

03

這個世界 與 我

當我與外界接觸,也就是向外投射時,有一個清晰的“我”,比如“吃飯的我”“看電影的我”“寫文章的我”,這一連串的“我”組合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假自我”。

尤其是在痛苦的時候,投射的意義最直接。當內在有一個痛苦產生,將其投射給別人,自己的痛苦就變成關系里中的痛苦,此時的我,是一個清晰的“沖突而痛苦的我”。

尤其是當我幻想對方“應該”抱持自己時,投射會越加激烈,發展成各種攻擊行為。這對方通常是親密伴侶或者某個權威人物。

極端的例子比如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不斷升級對蝙蝠俠的攻擊,但現實是,蝙蝠俠并非佛陀,無法抱持小丑的行為,而是對小丑心生仇恨。

嬰兒可以幻想母親會抱持自己的攻擊,而且經常會實現。但破壞力強大的成年人渴求別人抱持自己的攻擊,則經常造成毀滅性的人際關系。

比如我的一個親戚,他需要我幫忙修理電腦,但他表達出來是否定的方式:你一個大學生難道還不會修電腦?

如果親人問他,要不要一起吃飯,他會說:我難道不吃飯嗎?

而他基本沒有朋友,非常孤獨。

在親密關系里,童年沒得到抱持的痛苦,經常推動著自己把對愛的渴求通過“否定攻擊對方”的形式來展現。

在戀愛初期,對方尚可接受。但到最后,被攻擊者真的感覺自己毫無價值、糟糕透頂,于是關系結束。但關系結束一定是攻擊者最不愿接受的,就好像再一次遭受母親的拋棄。

倒置的親子關系中,母親也會通過攻擊孩子,反過來渴望得到孩子的抱持。

媽媽曾經在電話里告訴我,她每次打電話向我抱怨,都覺得我可能會否定她,結果是每次我都沒有否定她,只是中立地聽她講講,有時候鼓勵她一下。

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包容,非常感動。這種包容讓媽媽有底氣、有勇氣去逐步面對人生的真相。

我始終堅定地告訴她,攻擊不是愛,你和我是獨立的個體,我不能為你的感受負責任。但我是你的女兒,我承認自己愛你,所以會盡量抱持你的攻擊與痛苦的情緒。

把痛苦向外投射,我感受到是在回避“不存在感”或者“被撕裂”的根本性恐懼。當我有責怪某個人或者外界環境還不夠好的念頭時,尚且有個“痛苦的假自我”存在。

當我嘗試停止投射,單純地向內看,這種感受是一生中最可怕的:漫無邊際的不存在感,完全觸碰不到自己,好像掉入無底深淵。

此時,我很想去責怪愛人某某地方做得不夠好,將痛苦投射出去,如同救命稻草會把我從地獄中撈起。但事實是,一切向外的投射皆為虛幻。

我無能為力,只能這樣停駐,抱持這根本的痛苦,哪怕多一秒鐘,就是進步。

抱持過后,我似乎什么也沒做,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世界對我而言更真實了。

作者 | 李雪
心理學學者,新浪微博 @李雪愛與自由 。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走出劇情》《有限責任家庭》。當當、京東、淘寶全平臺在售。

公眾號 | 初心心理
公眾號 | 李雪愛與自由

編輯 | 林詩野

插圖 | 改自電影 Gone Girl 的海報

04

編輯按:以上這篇文章,原文大約刊于2015年。

李雪這個家伙的文章,聯起來讀,效果和口味更佳。她的文章之所以實在,都是她自救路上跌撞摸爬滾打體驗摸索出來的。

比如今天這篇,就很適合與下面這篇《不能自我負責,出于自體虛弱的劇情》聯起來讀。

05

做不到自我負責,是自體虛弱的劇情

文 | 李雪

原文刊于 2018

投機不成 賠上幸福

一位微博讀者留言說:我以前也會覺得,嫁個條件好的人,人品也好的人,我的人生就好了,我就無比幸福了。

—— 這真是女人的經典妄想。而事實上,幸福只取決于自己活在當下的能力,跟婚姻不相干。

我們的文化,從小都在熏陶女人去“占婚姻的便宜”。比如:你一個人奮斗多辛苦啊,不如找個有車有房的男人嫁了,讓他為你遮風擋雨,過上清閑日子。

一些男人也會這樣催眠女人:我會為你負責,讓你過上幸福日子!

我們拋開所有社會文化、性別的認知,只從最本質的事實出發:同樣是人,憑什么男人就會傻呵呵地讓女人占便宜?憑什么男人就要承擔更多?

開輛車,我們都知道四輪胎壓要平衡,否則早晚壞事。那么,婚姻關系哪里會存在長期的不平衡且不出現故障?

在關系中,男女的付出其實是平衡的,只不過男人在職場的價值被法律承認,女人在家庭所承擔的不被承認價值。

女人為何甘愿做吃力但不被承認價值的事情?因為被催眠要“占便宜”啊,“女人是弱者,要有男人遮風擋雨”啊。

帶著弱者占便宜的心,最終把自己賣了都不知道。

女孩長成女人,最重要的一課是:永遠不要幻想通過婚戀謀利益。你想要什么,直接去創造,這是終極捷徑。

做不到為自我負責

是自體虛弱的劇情

我是獨生女,在我的感覺里也沒感受到父母重男輕女,反正只有一個孩子,是男是女都得一樣培養。所以我從小覺得男人能做的女人一樣能做,甚至狂妄自戀覺得沒有哪個男生比我聰明,而且很樂于跟男性競爭。

即便這樣的成長路徑,人至中年回看自己的人生,才懂得青年時期的我一樣深陷“女人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

陷入這樣的催眠,根本原因是虛弱的自體。因為自體太虛弱了,所以幻想一個強大的客體可以拯救自己。

這個強大的客體,一會是自己的躁狂自戀,覺得自己牛逼沖天,想做什么都能成。自戀受挫時,又忍不住幻想有個強大的男人為我遮風擋雨,就像一個好爸爸一樣,保護我的樂園。


那一個男人憑什么為你遮風擋雨呢?尤其是沒有被父母寵愛的女孩,更不敢相信自己配得愛。所以各種情感教主教女性如何討好男性留住男人心。

我看不上這種“跪舔派”,但其實我內心邏輯與跪舔派是一致的,只是我的方式貌似更“高冷”一些,我孤傲的顯擺自己的聰明才智,其實內心是很怕自己不被看見。妄想自己超級優秀,就可以得到一個男人的庇護。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你想找個男人遮風擋雨,沒想到風雨都是那個男人帶來的。

我想對于大多數自體虛弱,希望讓男人扮演強大客體的女人,結果都是慘遭“給自己帶來凄風苦雨的男人”。

—— 這個不難理解,一個人覺醒前,總是無法避免照著父母的樣子找伴侶哪怕從外在看起來跟父母很不同,內核卻一樣。

或者說,找到的是跟自己心理發育水平一致的男人,或許外在能力確實強,然而情感上一樣虛弱無力,自戀脆弱。

人近中年時,我才開始停止逃避自己的虛弱和恐懼,讓自己沖上一線,百分百為自己負責。

不再期待男人為我的痛苦做些什么,不再期待男人能夠給我些憐憫和支持。經歷一次又一次自戀受挫導致的自體破碎感,在生與死的較量之中,我就看著自己,到底能不能夢醒。

結果,我活下來了。

可能會讓各位女性失望,我不是個完美勵志典范,我沒有創造什么黑馬奇跡,也沒有完成一個小目標。甚至連自己活得很好都不敢妄言。

但是敢問心無愧說一句,我獨立活下來了。這個獨立,我想長期跟隨我的粉絲知道,它不止是指物質獨立,物質獨立對我其實不難,難的是精神上的獨自存活,百分百為自己所有的痛苦負起責任。

當你能為自己遮風擋雨,有沒有男人都不影響你揚起風帆時,遇到的男人自然愿與你同舟共濟。

魯米說,萬物生而有翼。


無論你是那個不被期待出生的女兒,或者那個被精神閹割的兒子,飽受父母折磨的虛弱受害者,都可以記得,萬物生而有翼,而且無人可以折斷它。

當我們尚未起飛時,會抱怨別人不給自己翅膀解開鐵鏈。

當我們無論如何都決定起飛時,過去的傷害已經不重要了。你只管強健翅膀,盡情享受飛翔。

作者 | 李雪
心理學學者,新浪微博 @李雪愛與自由 。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走出劇情》《有限責任家庭》。當當、京東、淘寶全平臺在售。

公眾號 | 初心心理
公眾號 | 李雪愛與自由

編輯 | 林詩野

插圖 | 電影截圖《開羅紫玫瑰》《機械戰警》《阿甘正傳》

繼 續 閱 讀

《 幸福,不是用來托付的 》

《 癡情,癡的是劇情

《 童年創傷,昨日子彈 》

《 放棄改造對方,就是放過自己 》

《 為什么用“弒母”這么兇暴的措辭 》

《 真實自體出生之前,我們都在假裝在活著 》

大 目 錄  2017

大 目 錄  2019








點 開 這 顆 跳 動 的 心 


點開這顆跳動的心,來初心社區,看李雪直播,向老師們提問,嘮嘮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區,咱自己的心理社區。




我是作者李雪,感謝你的打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對溫尼科特的幾個重要概念的理解 鏡映 偽自體 過渡性客體
『人我之間』客體關系理論與實務 第五章 2
精神分裂與分裂機制的有關論述
高度自戀的人沒有得到父母的報持
幸福感不是全能感,而是安全感
精神分析觀點匯總(大家一起來拷貝)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武邑县| 龙陵县| 万源市| 武清区| 德保县| 榆社县| 吴江市| 清丰县| 望城县| 隆回县| 英德市| 巫溪县| 腾冲县| 平舆县| 电白县| 广南县| 什邡市| 麻江县| 盐亭县| 长兴县| 余姚市| 黑龙江省| 汝州市| 丹江口市| 青浦区| 正镶白旗| 沽源县| 前郭尔| 康平县| 禄劝| 玉田县| 泾川县| 叙永县| 灌云县| 纳雍县| 商水县| 黄骅市| 湄潭县| 南皮县| 黄石市|